紫鋒01 作品

1823章 這是四年前就鳥巢該出現的對決





這一些因素加起來,才給了劉祥撐到現在的資本。





不過這些資本也不是說永無止境。





依然有盡頭。





現在就已經被劉祥逼到了盡頭上。





梅里特給予的壓力太大。





站在劉祥的角度……





他要是不這麼做,他恐怕連上去和梅里特硬剛的自信都會不夠。那這可不是開玩笑,加上這一槍,梅里特已經是在20多天之內,連續四五槍打開了12秒95以內。





這是什麼強度啊?





這種強度下來,你別說劉祥。





歷史上哪一個短跨高手看了不害怕?





害怕才是正常。





完全沒有害怕,那才是無知。





知道害怕,然後趕緊知恥後勇,刺激自己提升狀態,就是劉祥現在做的事情。





而且他認為自己也已經把眼下能做到的訓練強度和訓練容量做到了極致。





這已經是他能夠面對梅里特眼下能夠交出來的最好狀態。





其實原本劉祥還覺得自己應該和他半斤八兩。





尤其是經過了這一段時間,不要命的強度提升和容量提升後,應該已經可以和他五五開。可半決賽這一下子……





還是把劉祥好不容易訓練回來的自我感覺。





擊了個粉碎。





雖然不想承認。





可現在有個問題,你必須要面對。





那就是眼下的梅里特。





很有可能他的狀態已經是超過了自己。





即便是巔峰期的自己,那個又年輕又健康的自己。





也都被他完成了超越。





也都不一定能夠贏他。





這就是劉祥在和孫海瓶說完話後,轉過身來的瞬間,同樣笑容消失,臉色沉下去的原因。





更不要說。





他在面對梅里特之前。





還要先和衛冕戴龍.羅伯斯來一槍交鋒。





劉祥他又不知道羅伯斯現在到底是什麼狀態。所以說他們猜測羅伯斯這些國際比賽要不缺席,要不推掉,肯定有一些自我原因,不像是古巴田鞋說的那麼簡單。





但萬一人家就是放煙霧彈呢?





你不能不考慮這個可能。





萬一人家就是趕在奧運會之前就恢復了呢?





起碼人家預賽看起來同樣是輕輕鬆鬆就拿走了第一晉級。





在這歷史上,羅伯斯也本就是半決賽第3組的小組第一。





也就是說在決賽之前。





你其實也不太能確定羅伯斯到底是什麼情況。劉祥如果在這裡還要和羅伯斯一戰……





他可不是今年殺瘋了的梅里特。





孫海瓶就不認為今年的劉祥,尤其是現在的劉祥,還有能力交出雙槍破13秒的水平。





事實上他歷史上也從未做到過這樣的事情。





劉祥的極限雙槍能力從來就沒好過,這是我們訓練方法和訓練體系的問題,導致他的身體儲備對比歐美運動員來說完全的不足。





不然以他的天分。





不該如此。





可現在劉祥已經29歲,沒有機會再來一次,他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現在。





那麼這一槍和羅伯斯的競爭。





就是能夠看出奧運會決賽三分走勢的一槍。既要保住大Q,又要測試羅伯斯狀態,還要收斂和保存自己的體能。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





他也要忍著跟腱的巨大疼痛去完成這一槍。





還不能發揮太用力。





萬一拉扯到了這個脆弱地帶。





那決賽也同樣寄了。





綜合這些問題來看……





這一槍劉祥的難度要比梅里特大得多。





未知因素,現在看起來也高得多。





要不天朝體育臺這邊,怎麼一開口就是——





這本該是2008年110米欄鳥巢決賽的畫面呢。





因為在北亣京奧運會上。





賽前大家預期的場景。





就是眼下這個啊。





劉祥vs羅伯斯。





今年兩個人的第1次交手。





也是錯過08年奧運會的第1次奧運會交手。





即將打響。





蘇神在副場熱身,他也對於劉祥這一槍,很是關注。





或者說。





別說他。





趙昊煥,張培猛,都在比賽開始之前,停下了自己的活動動作,要把接下來的這幾分鐘。





這十三秒。





讓給21世紀以來只要是田徑人士……





都會不由自主關心的這個人。





加油。





祥哥。





蘇神默默道。





趙昊煥默默道。





張培猛默默道。





在場的所有華人默默道。





全國數億觀眾。





默默道。





在男子100米半決賽開始的前夕。





男子110米欄半決賽。





最後一組的比賽。





即將開打。





ps:新的一個月了,求票票,這裡先來一張,然後今天晚上還會有哦。





奧運會期間,爭取萬字衝刺!!!





大家在給蘇神劉祥加油的同時。





也給小紫加加油吧。





gogogo!!!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