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203章 惡客臨門

    更有一些媒體,迫不及待的以各種猜疑的方式,對此事進行擴大化報道。

    上午十點,虎園博物館的館長助理戴靜賢,舉行記者招待會,通報了整件事的經過。在通報的過程中,戴靜賢若有若無的帶出財政司司長彭勵治以及雙首席議員鍾士元。

    這下,該港督府頭疼了。

    戴靜賢舉行記者招待會的同時,盧燦正在不遠處的半島酒店二樓,為莫士輝舉辦的《煙壺雜誌》推介活動助陣。

    如同盧燦之前猜測,這次推介活動的贊助方,依舊是安思遠。也因此,在盧燦看來,這次雜誌推介活動搞得更像為安思遠定製的藏品推介會。

    莫士輝和安思遠兩人,一共帶來四十五件鼻菸壺藏品,舉辦了一個小型展覽。

    他們還邀請了包括盧燦、香江蘇富比藝術總監安耐克等人在內的一批香江知名的藏家,舉行“方寸之間,藝術璀璨”的鼻菸壺鑑賞會。

    在鑑賞會上,莫士輝才會推介他的第三期《煙壺雜誌》。所以,怎麼看,所謂的雜誌推介,都是活動配角。

    陪同在盧燦身邊的這位五十來歲、大肚子、禿頂的老者,就是後世鼎鼎大名的安思遠。

    此時的安思遠,還沒有“中國古董教父”“明朝之王”的稱呼,他還只是一位名氣還不錯的亞洲藝術品古董商。

    安思遠出生於1929年,從小就表現出對藝術的獨特領悟力。

    十九歲時曾經在亞洲藝術品古董商貝尼的店中兼職打工,得到貝尼的賞識,將他推薦給耶魯大學教授,著名的華裔收藏家王方宇——此人鍾愛八大山人,在明清書畫、文房的鑑定方面有著頗為獨到見解,曾出版過《明清紙本概要》一書。

    王方宇收安思遠為徒,並給他取了現在這個漢文名字。

    王方宇不僅傳授安思遠豐富的中國藝術品知識,又將他推薦給耶魯大學另外一位教授,東方藝術文物商龐耐女士,此女後來成為安思遠的另一名老師。

    1960年,安思遠與龐耐女士的侄女婿詹姆斯·高德,合夥開設安思遠高德畫廊,主要經營英式傢俱及亞洲藝術品。

    畫廊開設很長一段時間,安思遠默默無聞,他的成名之戰,是八十年代初的“包圓總督府”。

    1981年,印度孟買原英國駐印度的總督府,擬定推倒重建。聞訊後的安思遠,趕往孟買,他以一百四十萬美元的價格,包圓了原總督府內的所有物品,含英式傢俱、飾品、瓷器、地毯、歐式油畫以及各色亞洲藝術品合計一千五百件。

    他的包圓策略,打敗了當時眾多競爭者,讓他聲名遠揚。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正當人們以為他要發力印度藝術品市場時,他開始轉向中國藝術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