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082章 印度神廟

 從山腳到山頂,蜿蜒七八公里長的山徑,不算陡峭,徒步難度不大,周邊叢林密佈風景優美,遠處更是一望無際的大海,適合登高遠眺,因此,蒲萊山是徒步登山愛好者的聖地。

 英殖民時期的蒲萊山,曾經是軍事重地,山上有一座炮兵陣地,扼守不遠處的柔佛海峽。

 新加坡建國後,曾經有一段時間,這裡依然駐有一個團的士兵,隨著新馬關係密切之後,這座軍營被拆除,也成為登山者的露營地。

 一路上遇到不少遊客,大部分是登山愛好者,還有一部分遊客是來朝拜山腰北側的古印度神廟。

 抵達古印度神廟時,蒲建元建議大家歇一會,順便參觀這座神廟。

 雖然山徑並不陡峭,但始終向上,七八公里的山路,走起來還是挺累人。

 他的提議,自然無人反對。

 這座古印度神廟,花崗石為坯,依山而建,分為上下兩層。底層為進門神殿,沿石階而上,是朝拜大殿。典型的朱羅王朝時期婆羅門式建築——多浮雕、多層塔、多拱柱、多階梯、窄門小窗井深。

 據蒲建元介紹,蒲萊山古印度神廟的建築起始時間為公元十世紀,幾經戰火,焚燬重修,最後一次重修是1892年。

 再多的內容,他也說不清楚。

 在研究廟宇風格和建築歷史上,盧燦是行家。

 古印度人大概在公元五六世紀抵達馬來半島,大約中原的兩晉南北朝時期。最高峰是在公元九世紀到十三世紀的朱羅王朝,這是印度歷史上著名的“大航海時代”。

 朱羅是泰米爾人建立的王朝,從6世紀上半葉開始,開始與東南亞島嶼和印度次大陸頻繁地進行海上貿易。貿易活動讓朱羅成為次大陸最繁榮的王國,為它的未來實力奠定了基礎。

 1025年,拉金德拉一世擊敗三佛齊王國,趁此機會,拉金德拉一世佔領東南亞大面積的沿海地區,當時朱羅王朝的勢力範圍,幾乎涵蓋整個印度洋沿岸,探頭窺視太平洋。

 這個強大的貿易帝國,很快被入侵的蒙元大軍以及隨後建立的莫臥兒王國覆滅,但朱羅王朝留在東南亞地區的文化遺蹟卻不少。眼前這座神廟,應該就是朱羅王朝的遺留物。

 廟宇不算大,也有些破舊,大家轉了一圈後,回到廟前廣場歇息,順便喝口水補充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