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20章 拜訪樞密

    “香江盧氏家族一向樂善好施,79年香江龍捲風災害,他們家族捐贈一千萬港紙用於安置災民;前年82珠江洪水,他們捐贈的各種物資,高達兩千萬港幣;去年盧氏家族又成立理想教育基金,開展中小學失學的救助,援建邊遠地區的學校......”

    看得出,他平時沒少與這些記者打交道,經驗豐富——要說他真的將盧家慈善事蹟記得如此清楚,盧燦可不相信,八成,老傢伙在下樓之前,知道可能要面對媒體問劼,特意看過一遍盧家的資料,所以才能“瞭如指掌,信手拈來”。

    “女王授封,是對品行善良,救人濟世、福利為民等高尚行為的一種褒獎!”

    說到這,他又笑道,“當然,這次盧家也特別資助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一座世界一流的、完整的生物實驗室,總價值會超過一千萬英鎊。”

    “喔噢!”驚歎和噓哨,此起彼伏。

    噓聲自然是仇富派——有錢人真特喵的任性,千萬英鎊,說捐就捐!

    看來,這次授封,盧家已經十拿九穩。

    記者立即將矛頭對準盧燦,希望從他口中榨出一些“猛料”,因而問題變得更刁鑽。

    “盧先生,千萬英鎊級的捐贈,換取一個女王授封名額,你不心疼嗎?”

    “盧先生,世界一流的實驗室,為什麼不捐贈給香江的大學或者研究機構?”

    這些問題夠噁心了,還有更噁心的。有記者問道:“請問盧先生,你們家族的真正財富是多少?最新一期《財富》雜誌的預估為二十二億美元,這一估值合理嗎?”

    去年《福布斯》做世界富豪榜,準確說是美國富豪榜,很熱鬧,吸睛效果明顯。

    今年《

    財富》雜誌也介入進來。

    不過,《財富》雜誌做的不是排行榜,而是地區著名人物或者家族的影響力評估,也就是後世《財富》著名的“全球年度影響力人物評選”的雛形。

    這種活動,《財富》雜誌第一次做,沒啥經驗,在諸多影響力因子設定中,就有一項“財富因子”,他們認為財富是“經濟影響力因子”,因此,所評選人物的介紹說明中,就有“財富估值”一項。

    《財富》雜誌每個月的10號出刊,4月刊上週末發行。

    盧燦很榮幸,被《財富》雜誌評為“1982年香江影響力人物”之一,財富估值一項中,填報的數值為22億美元,與《福布斯》公佈的14.7億美元,相差甚遠。

    不僅盧燦的財富值有著較大的差距,兩本雜誌同時提到的人物,財富值都有所不同。

    同行相爭,殘酷的很!《財富》這一手,狠狠地扇了《福布斯》一耳光。踩對手的同時,順便推了一把自己的“影響力人物評選”。

    再來說說,盧燦的財富值,為什麼差距這麼大?

    這與盧燦的主要產業都沒有上市,有直接關係!

    企業沒有上市,就不用公佈股東股份佔比情況,因而盧家究竟投資了哪些公司?佔比多少?外界只能瞎傑寶猜!還有一些盧燦隨手投資的產業,外界根本就不知情。

    《財富》雜誌比《福布斯》的關係網更硬,生生將盧家在緬北和新加坡的投資數額挖出來,因而得出的財富值,要比《福布斯》高出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