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169章 尾行乾山

    盧燦只好退而求其次,目光落在眼前櫃檯上的瓷器。這是一隻典型的日式風格瓷器專櫃,盅、盞、杯、碗、缽俱全,在品類上,鐵繪、赤繪、金繪、彩繪都有,相當養眼。

    “繪”是東洋瓷器的叫法,其實就是上彩釉色的顏色,赤繪就是使用紅色釉彩為瓷器上色,鐵繪則是使用鐵釉劑繪製的釉色瓷器,鐵在氧化焰的作用下回變成褐色或深灰色,因此,鐵繪瓷器指的就是褐色或黑色瓷器。

    盧燦手中的這件瓷缽,就是白地鐵繪。

    陶胎較粗,胎上罩一層白色化妝土作地,罩化妝土是為了增白以突現鐵繪的效果,不僅如此,匠師還頗有想法的將白色化妝土直接做成積雪效果,有“堆塑”的立體感,至於鐵繪,描畫的是大雪中的青竹以及葉片如劍的竹葉。

    這就是東洋非常有名氣的一種專題作品——雪笹手缽。

    又將手缽翻過來,在露胎的底部,落有“乾山爾”款。

    哦噢,難怪看著頗有神韻,原來是東洋有名的“乾山”瓷。

    說起這個乾山燒,與納德軒珠寶特級設計師尾行煙子還有些淵源。

    尾行煙子的祖上是尾形光琳,東洋歷史上有名的工美藝術家、畫家,而乾山燒的創始人,尾行乾山,就是尾形光琳的親弟弟。

    尾行乾山,年輕時接受野野村仁清(東洋京都府丹波人,陶藝家)彩繪陶藝的影響,繪畫學其兄光琳,晚年往江戶開設陶窯,世稱“乾山燒”。

    乾山燒的作品,注重雅趣,形成風格,備受後人模仿。

    有一次,尾行煙子在參觀完潤馨瓷器後,曾經與盧燦談及過尾行家族史及乾山燒。

    別看尾行煙子現在只是納德軒珠寶的一位設計師,事實上,她家的藝術傳承,源遠流長。

    尾行家族崛起於尾行道柏,此人年輕時成為江北淺井家臣,後在淺井長政的女兒——著名的澱君、阿初(常高院,京極高次夫人)、阿江(崇源院,德川秀忠夫人)三姐妹的關照下成為織物大商人。

    道柏的妻子,是東洋藝術家本阿彌光悅的親姐姐,他的兒子宗柏自幼跟隨舅舅學習,也很有學問和才藝,曾參與鷹峰光悅村的創作——光悅村是本阿彌光悅晚年的藝術創作基地。

    到道柏的孫子尾行宗謙,也就是尾形光琳的父親時代,尾行家族已經成為京都數一數二的鉅商,經營著名叫“雁金屋”的織物店,專賣來自中國江南的絲綢及吳服。

    在金錢和藝術的雙重影響下,尾形光琳創建“琳派”,弟弟尾行乾山創建了“乾山燒”。

    乾山的藝術作品,無論是製陶還是書法繪畫,都流露出文人式的灑脫和禪意的樸素閒雅,追求悠悠自適生活的人生理想。

    眼前這件雪笹手缽,就是乾山的代表作之一。

    東西真心不錯,可以存入東洋館展覽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