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388 華語娛樂圈第一撈金王

    老闆也很有眼力見,合影之後,就主動表示:“實在打擾您了,大家慢慢吃,有事招呼一聲,馬上過來。”

    送老闆離開,曹軒回到座位上,剛抄起筷子夾了一塊羊脊骨,就看到大家眼巴巴的盯著自己,忍不住摸了摸臉。

    “咋了,我臉上有東西?”

    “不是有東西,是羨慕。”

    高緣緣略帶酸溜溜的語氣解釋道:“我雖然不是什麼大明星,但好歹也算是個美女吧,以前去哪裡,也有人叫幾聲周芷若。

    柳妍是美女主持人,卓哥、景哥、龍哥也是響噹噹的腕。

    君哥更別說了,《天龍八部》那叫一個火,之前我們在外邊吃飯,都是喬峰、喬峰的圍著喊,結果你今天一來,人家當我們是透明人一樣。”

    “這也不能怨我呀,誰讓哥魅力大呢。”

    曹軒臭屁一句,引來眾人齊噓,但也沖淡了不少距離感,氣氛活躍了不少。

    不過內心裡,大家還是多多少少有些歎服曹軒的人氣。

    就如剛才高緣緣所說的那樣,在場的幾人都不是什麼無名之輩。

    段龍名氣算是整體最弱的,但也演了爆款電視劇《穿越時空的愛戀》裡的男二朱棣。

    柳妍是兩款當紅綜藝的主持人,本身因為性感路線,在網上特別出圈,名氣不低於普通的二線明星。

    吳景這兩年漸漸前往香江發展,但並沒有完全杜絕電視劇拍攝,身上還是有幾個小出圈的作品的。

    高緣緣今年一部《倚天屠龍記》,躋身當紅小花之列,前不久播出的《隋唐英雄傳》,她這個女主雖然戲份不多,但也刷了不少臉。

    趙聞卓的《風雲》系列讓他火遍大江南北,今年冬初,新播出的《至尊紅顏》讓賈靜文人氣直追四小花旦,作為男主的他也人氣火熱。

    至於胡君就更別說了,《天龍八部》播出之後,收視率狂飆,口碑收視一片飄紅。

    影響力比之屠榜上半年的《倚天屠龍記》和稱霸暑期檔的《還珠格格3》毫不遜色,幾乎可以說是並列2003年最紅的電視劇。

    作為《天龍八部》一番男主,胡君眼下的人氣可想而知,在曹軒回來之前,《繡春刀》劇組的曝光量一半都是他撐起來的。

    說實話,之前幾人還想著,曹軒回來會不會被胡君壓住風頭,影響劇組團結。

    結果不成想,外面吃個飯,曹軒站在這,人家連瞅都不瞅胡君一眼。

    這時眾人才恍然明白,曹軒現在不僅僅是名氣,更重要的是國際巨星的咖位,讓他的光芒無限耀眼,乃至可以讓別人忽略旁邊的眾人。

    曹軒不知道眾人的想法,寒冬天氣,吃幾口羊蠍子,暖身又鮮美。

    在國外待了一個多月,伙食雖然也不錯,但終究覺得不如國內吃的東西地道。

    他也不管眾人,先啃了幾塊骨頭,解了饞,才舒服的吐了口氣:“還是家裡好,夠味,不過羊肉差點,要是蒙省或者寧省的羊就更美了。”

    “您還挺會吃。”

    吳景吐槽,曹軒也不生氣:“累死累活賺點錢,不就為一口吃喝嗎,不琢磨點好的,我賺這麼多幹啥。”

    “有道理。”

    胡君衝他豎了個大拇指:“懷柔這邊的店確實差點,拍戲時湊合一下,想吃好的還得去市裡的大餐廳。”

    “也不一定,小食攤裡也有真美食。”

    曹軒嘴刁,但是不挑食,只要是好吃的,五星級酒店、米其林三星餐廳、頂級私房中餐館他愛,街邊小吃小攤他也喜歡。

    甚至有時候,他更喜歡後者,比那些高檔餐館有煙火氣。

    同時還有點大浪淘金的感覺,挖到一個寶藏餐館,驚喜感更濃,只可惜他現在很難親自去小吃攤,少了幾分樂趣。

    “這倒是,香江那邊很多出名的都是茶餐廳和大排檔,比許多大酒樓還受歡迎,京城什麼爆肚馮、小腸陳,名氣也不比豐澤園差。”

    胡君頗為認可,他是京城人,又和港圈許多人走的挺***時沒少去香江,對京城和香江還是比較瞭解的。

    今天在場聚會,曹軒毫無疑問是c位主角,他聊什麼話題,大家都附和陪聊,還有幾個推薦了自己喜歡的餐館。

    不過作為電影劇組同事,話題最終還是迴歸到電影上面。

    “老闆,你覺得咱們這部電影能有多少票房?”

    高緣緣仗著是女性,在聚會上比較活躍,今天膽子僅次於吳景。

    “不好說,我倒是想奔著《英雄》,但究竟如何,還要看檔期和其他方面。”

    “就沒有個大概想法?”

    “公司的預期是票房過億。”

    曹軒也沒瞞著眾人,2000~3000萬的投資,曹軒親自出演,又劃了一大批人氣兼具實力的演員,要說沒點野心,別人也不信。

    “過億啊!?”

    眾人眼神飄忽,時至眼下,內地票房過億的電影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如果僅算國產片,只有《生死抉擇》《英雄》內地票房過億,其中《生死抉擇》因為有大量機構單位組織觀影,票房含金量要打個折扣。

    當然,在此之前還有很多電影,票房也可能達到億級,比如《少林寺》《廬山戀》之類的。

    但是由於年代久遠,資料不全,數據無法具體統計準確,所以基本上都不排進榜單,現在權威的內地票房統計,記錄的電影基本上都是1995年以後。

    所以更準確地說,從1995年到2003年,在內地票房真正達到億級的華語電影,其實只有《英雄》一部。

    雖然在座的幾個人,都對《繡春刀》劇組挺有信心,但聽到曹軒的目標是內地票房過億,還是以吃驚猶疑為主。

    曹軒大概也知道幾人的想法,但他本人還是很有信心的。

    2004年算是國產電影的小爆發之年,單年國產電影有三部過億,算上進口片,票房8000萬以上的共有五部,整體市場比2003年旺盛數倍。

    《男人戀愛時》一部小成本愛情片,都能轟下5000萬票房,讓曹軒對自己的票房號召力建立了一定的信心。

    《繡春刀》從故事、服化道和題材方面,比《比男人戀愛時》更有吸引力,再加上他如今的影響力也有上浮,未必不能衝一衝億級。

    拍電影嘛,還是要大膽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