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一點 作品

第405章 《十面埋伏》和金雞百花雙影帝提名

    當初老謀子通過江老闆,想請梅天后出演飛刀門大姐。

    當時雙方合同都簽完了,哪怕是在病中,梅顏芳也一直表示會出演,直到後來梅顏芳病情加重,身體實在無法支撐,最終才無奈解約。

    老謀子也一直深以為憾,感念在劇組籌備之間,梅顏芳給予的幫助和支持,臨時改動劇本,把飛刀門大姐永遠留給了梅顏芳,

    甚至在電影片尾專門加上了“僅以此片緬懷梅顏芳小姐”。

    後來2021年《梅顏芳》傳記電影出爐,老謀子還親自參與採訪,幫忙站臺。

    雖然首映禮搬出“逝者”,在很多人看來有點蹭熱度、搞噱頭,但也有人覺得是一種緬懷紀念方式。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不得不說,之後關於《十面埋伏》首映式的報道,梅顏芳佔據了不少版面。

    2002年的《英雄》讓老謀子一躍成為內地,甚至是華語影壇最賣座的商業大導,票房號召力驚人。

    首映禮結束後,《十面埋伏》正式公映,首日票房1600萬,打破《英雄》的1350萬首日票房記錄。

    短短一週,《十面埋伏》拿下了5500萬票房,再次刷新了《英雄》5300萬的內地首周票房記錄。

    同時,《十面埋伏》部分在海外上映的數據雖然不算特別猛,但也相當不錯。

    尤其是日本,首周票房突破1000萬美元,換算下來超過8000萬人民幣,票房總量直接反超內地。

    然而,瘋狂的票房背後,《十面埋伏》的口碑也全面崩塌。

    電影上映之後,曹軒曾和西宮娘娘悄悄去了京城的繁星影院觀看。

    曹軒心裡有數,完全是陪玩,西宮娘娘興高采烈地進去,滿臉糾結的出來。

    《十面埋伏》這部電影要說是爛片,其實並不是特別公平。

    這部電影有很多可取之處的,畫面、鏡頭、美感、場景、色彩,全部都是頂級水準,堪稱視覺盛宴。

    但是劇情方面,真的很難值得被誇一句好電影。

    這部電影的劇情不是說爛,而是有點莫名其妙,更或者說根本和大多數觀眾達不到共鳴。

    《十面埋伏》的故事很簡單,說的是晚唐時期,時局混亂,有個飛刀門的組織四處為惡,衙門準備剿滅。

    當地有個牡丹坊的青樓,來了一個盲女舞女(國際章),線人來報,很有嫌疑。

    官府就派了兩個捕頭,劉捕頭(劉天王)、金捕頭(金城五)去調查,二人前去試探,盲目果然露出馬腳,兩人將盲女逮捕。

    逮捕過後,衙門懷疑這個盲女是飛刀門老大的女兒,所以打算放長線釣大魚,將飛刀門一網打盡。

    於是,金捕頭裝作被美色所迷,將盲女救走,劉捕頭帶人追殺,迫使二人向飛刀門求救,找到飛刀門總部蹤跡,然後重兵剿滅。

    最終確實找到了飛刀門,但又出現了一些錯誤。

    這個盲女根本不是老大女兒,就是一個普通小妹。

    更操蛋的是,劉捕頭其實是飛刀門的臥底,而且和盲女是老相好,他提出這個計劃就是為了把盲女從衙門撈出來。

    內外勾結,金捕頭被抓。

    飛刀門讓盲女幹掉金捕頭,卻不想盲女短短三天就和金捕頭相愛,兩人打了個野戰,就把金捕頭給放了。

    金捕頭經此一事,突然感覺世事險惡,打算同盲女一起歸隱。

    盲女婉拒,等金捕頭走了,她又想通了,急忙去追,等到眼瞅著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時候。

    劉捕頭來了,頭上就彷彿竹林一樣綠,最後三人相愛相殺,盲女死了,剩下黃毛和苦主面面相覷。

    可以看得出,導演想討論愛情,比如相愛沒有錯,愛情就是這麼突然巴拉巴拉。

    整部電影的點睛之筆實際上就是劉天王那句“我等你三年,比不上他陪你三天”。

    但值得著重說明的是,這個電影的【立意】不能說錯,但絕對不符合大眾的心理。

    說句難聽的,曹軒看這部電影,甚至腦補了一篇小劉備。

    男主和女主相愛多年,後來因故出差,因為女主的失誤被抓,男主不顧危險出來救人,結果女主和另外一個男同事相處了三天,就“墮落”了,與男主恩斷義絕。

    瞧瞧,標準的綠帽劇情……

    當然電影詮釋的更美好,金城五和國際章甚至頗有cp感,但還是無法沖淡邏輯硬傷和劇情單薄的缺點。

    還有朝廷和飛刀門之間的恩怨,前面鋪墊了這麼久,結果結局根本沒提,不了了之。

    觀眾本以為是一場廝殺大戲,結果最後變成了三角戀撕逼,落差感太大,擱誰誰不惱。

    可以說,劇情方面唯一讓人眼前一亮的就是幾個反轉,還不包括很多聰明人已經事先猜出。

    別人不清楚,至少就曹軒個人而言,對這部電影談不上喜歡,西宮娘娘比他印象還要惡劣,評價只有七個字。

    “老謀子江郎才盡!”

    這同時也是許多媒體和影評人對老謀子的評價。

    當然也不是沒有相關人幫忙誇獎,甚至老謀子自己也巴拉巴拉談了不少自己的想法。

    說了一大堆,各種深意昇華,但並沒有說服大部分的觀眾。

    其實商業電影,很多時候有一個關鍵因素總是那些專業人士所忽略。

    那就是劇情要讓大眾所理解並共鳴。

    你不能去綁架大眾的想法,也不能奢求所有人能瞬間對上你的腦電波。

    許多影評人乃至資深影迷能看出來的東西,普通觀眾看不懂或者說沒這個欣賞水平。

    外行人就是看個門道,你哪怕電影裡面有很多暗喻,但起碼要拿出一些淺層的東西來打動觀眾。

    比如《讓子彈飛》能票房大爆,其實並不是因為隱喻多,那許多都是後來慢慢研究出來的。

    上映初期,打動普通觀眾的就是因為故事夠爽,土匪通過各種手段,以弱勝強的打敗惡霸。

    簡單直白的同時,大家又能從臺詞和部分情節品咂出幾分深意,覺得這個電影很有意思。

    所以,《讓子彈飛》既可以讓普通觀眾看得懂,也能讓專業人士各種解構,於是票房口碑雙豐收。

    而姜聞之後的《一步之遙》,專業人士各種解析特別爽,但普通觀眾看的莫名其妙。

    或許少部分人群評價極高,但是票房和大眾口碑就不用想了。

    《十面埋伏》劇情一般人都能看得懂,但是邏輯和立意彆扭,違和感太多,觀眾看的難受,口碑自然不高。

    看似票房不低,但實際上全是吃老本。

    有《英雄》2.5億打底,如今過了兩年,內地票房市場總量上漲,老謀子影響力也隨之增高,如果《十面埋伏》夠好,保底也能拿個2億。

    結果票房剛過1億,票房漲勢就開始萎了,對比《英雄》當初的票房走向,差得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