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六章 太子入宮

  朱祐樘在接到聖意後,便乘轎前往紫禁城。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此刻的京城瀰漫著一種悲傷的氛圍。

  雖然成化帝在文官集團的眼裡已經不是一個好皇帝,但對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而言,成化帝給他們帶來了安定和人身保障。

  除了邊關的穩定外,由於成化帝重用宦官打擊地方的貪官汙吏和惡紳,從而讓他們百姓有冤可伸。

  若不是劉大夏一把火燒了鄭和下西洋的材料和文檔,致使成化帝修建寶船下西洋的計劃破產,不然而今大明都可以跟西洋進行貿易了。

  正是如此,得知成化帝即將駕崩,京城的百姓都不認為這是一件好事。

  朱祐樘跟隨傳旨太監來到午門前,從午門的左腋門進入紫禁城。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廣場和中央五座漢白玉製作的金水橋,還有前方那座沐浴在朝陽中的奉天殿,頓時感受到了屬於這時代皇家莊嚴的肅殺之氣。

  儘管前世參觀過故宮,但此刻站在這裡卻是一種完全不一樣的感受,特別這裡顯得更加嶄新和時代氣息。

  朱祐樘跟著小黃人沿著宮道一路前行,很快穿過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而後來到了乾清門前。

  “太子爺,請跟隨奴婢進去吧!”梁芳親自來乾清門前迎接,對等候在這裡的朱祐樘恭敬地說道。

  朱祐樘知道眼前這位便是掌管宮廷財權的御馬監掌印太監,輕輕地點了點頭,便跟隨對方走進乾清門。

  乾清門跟乾清宮有著一條筆直的甬道相連,甬道兩側設有漢白玉石雕欄杆,兩邊的露臺陳放銅龜、銅鶴各二,日晷、嘉量各一,寶鼎四個,東西兩側文石臺上置社稷江山金殿。

  這裡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四合院,左邊是東暖閣等值房,右邊是西暖閣等值房,而甬道的那一頭正是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的乾清宮殿。

  由於乾清宮建在漢白玉石臺基之上,走到甬道盡頭的中央是一面丹陛,左右兩側是漢白玉臺階。

  朱祐樘穿過長長的甬道,在踏上臺階後,便進入乾清宮的正門。前廳設寶座,寶座上方懸“正大光明”匾,是皇帝接見大臣的場所之一。

  乾清宮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自檯面至正脊高二十餘米,建築佔地面積約一千四百平方米。乾清宮作為後三宮(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中的第一座宮殿,其規模遠超常人的想象。

  朱祐樘跟著梁芳繞過前廳,不久便來到後面一間寢室中,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淡淡的檀香。只是此時珠簾直垂,壓根看不清龍床中人的容貌。

  “兒臣給皇上請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朱祐樘和張玉嬌面對著這位至高無上的皇帝,亦是規規矩矩地行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