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二十九章 君君臣臣,好夢易醒


  吏部尚書李裕是景泰五年的進士,雖然跟徐溥是同年,但並沒有跟徐溥結黨,而是早已經投到萬安的麾下。

  其實在吏部尚書這個人選上,但凡有能耐的首輔都會力求推薦自己人,而萬安跟李裕則是“同年、同鄉和師生”外的志同道合之人。

  現在輪到吏部奏事,李裕並沒有推讓給徐溥,而是當仁不讓地站了出來跪奏道:“皇上,工部尚書謝一夔於本月得痰疾隨先帝而去,戶部左侍郎孫仁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劉敷已經告老還鄉,請皇上准許廷推三職填補空缺!”

  由於沒有完善的退休制度,很多官員都願意為大明發光發熱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以致明朝不少官員都是病逝於任上。

  另外,在新老交替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朝廷大員選擇離開。

  倒不是他們不想留下,而是這是一種明哲保身的無奈之舉。在這個位置上呆久了,誰的手腳能保證乾乾淨淨,即便是清流官員亦遠沒有表面那般清廉。

  若是吃得太胖的官員,這個時候能夠主動請辭,再花得銀兩打點一下,通常都是人走罪銷。文官集團內部沒有那麼多的打打殺殺,有的是人情世故。

  隨著工部尚書謝一夔病逝和戶部左侍郎孫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劉敷告老還鄉,自然就要通過廷推填補空缺了。

  “准奏!”

  朱祐樘知道這些官員基本都是一丘之貉,除了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屬意的人選是王越外,其他位置受誰坐便由誰坐,故而十分痛快地道。

  早朝已經臨近結束,陽光已經漸漸高起。

  雖然陽光讓人感到很暖和,但站在這裡曬久亦會感到難受,特別一些穿得厚實的官員已經開始抹汗了。

  在這個時候,地位的好處便已經體現出來。

  閣臣能夠在西角門的屋簷下遮陽,皇上更是舒舒服服地坐在寶座上,三面的屏風還能擋風,而他們一千多名文武百官只能在這裡風吹日曬。

  現在看到吏部尚書李裕奏事完畢,大家都準備恭迎皇上退朝,然後好離開這個鬼地方。

  “皇上,臣還有補充!”吏部尚書李裕並沒有退下去,而是仍舊跪在地上道。

  此言一出,很多官員不免大失所望,但亦有官員當即打起十二分精神,便紛紛扭頭望向了寶座上的朱祐樘。

  “准奏!”朱祐樘猶豫了一下,但還是同意加奏道。

  雖然有吏科左給事中王質的前車之鑑,但越是高位的官員反而越愛惜自己的羽毛,所以李裕這種高級官員更加不敢亂來才對。

  李裕組織好語言,便進行奏事道:“皇上,內閣缺員已久,朝中諸事一直勞煩萬閣老和劉閣老,想必兩位閣臣亦是心力交瘁。今新朝新氣象,請下令增補閣員,一則憑兩位閣老分擔事務,二則好輔助皇上開創盛世。”

  增加閣員?

  大家聽到吏部尚書李裕的奏事,不由得紛紛扭頭望向了徐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