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六十章 血災降臨

  朱祐樘主動提出要開恩科,亦是遭到徐溥為首官員的反對,此次的理由有“大明冗官已久,不宜再設恩科”、“三年為優,三百再擇濫竽充數”、“大祖恩科之訓猶在眼前,恩科多事端不利於朝”等,紛紛上疏阻止此提案。

  朱祐樘從來都不是一個蠢人,而今看到這些官員論調漸漸趨於一致,便知道這幫官員已經開始抱團對付皇權了。

  雖然皇權是要凌駕在一切之上,但歷朝歷代的官權都不容輕視,不然從古至今亦不會出現這麼多變革失敗的案例,甚至都沒有真正變革成功的好樣本。

  “陛下,這是從湖廣剛剛送上來的奏疏!”郭鏞領著兩個小太監過來,將一摞奏疏放到書桌恭敬地道。

  朱祐樘看著又是厚厚的一疊奏疏,不由得暗歎一聲。

  世人都羨慕皇帝好,但只有真正坐在這個位置上的時候,你才會知道皇帝的工作真的是沒完沒了。

  “陛下,不知因何事傳召老奴呢?”懷恩從外面走了進來,那雙小眼睛正在暗暗窺探朱祐樘地道。

  朱祐樘的眼神複雜地打量著這個滿臉奸相的老太監,跟著那幫文官真的是一丘之貉,便是拿起旁邊的一本書道:“朕在書室發現萬閣老獻給先帝的一個小簍,你可知此事?可曾記得裡面裝著何物?”

  “奴婢離開先帝已有數年,並不知曉萬安贈小簍一事,但萬安確實有向皇上獻書的習慣,這書可是從小簍中所得?”懷恩的心裡一陣暗喜,卻是喬裝不知地道。

  朱祐樘看著書的封面念出書名,顯得十分鄙夷地道:“京城秘事!如此不堪入目之物,朕亦不忍再提,不願多瞧,不想萬安並非君子!”。

  懷恩正想要明知故問地提及是否是房中術,結果朱祐樘率先開口道:“懷恩,今朝臣紛紛上疏彈劾萬閣老,你深知朝中的形勢,卻不知對萬閣老此人如何看待呢?”

  “萬閣老投先帝所好,方得重用!只是其才能不及劉吉,賢名不足徐溥十一,故奴婢認為萬閣老實非良相!”懷恩突然被這麼一問,當即說出自己的看法道。

  其實現在不需要他再添油加醋了,這位新君終究從小接受儒學,又是一個極為崇尚君子之風的人。現在萬安被自己如此栽贓,萬安註定是要被這位新君踢出朝堂。

  朱祐樘輕輕地點了點頭,像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道:“朕並非能言善道之君,只是萬安獻給先帝的書冊非君子所為!你將這些彈劾萬閣老的奏疏送過去讀給他聽,同時跟他說向先帝獻書之事朕已知曉,問他此事一經公開可敢留於朝堂乎?”

  “奴婢遵旨!”懷恩看到事情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中,便暗自得意地拱手領命道。

  朱祐樘看著懷恩急匆匆離開的背影,想到那個突然出現的小簍,心裡不由得感到了一種強烈的不安。

  剛剛還是晴朗的天空,但隨著一團烏雲從東邊飄來,這團烏雲像是給這座金碧輝煌的紫禁城潑了一盆水般,瞬間便失了一些顏色。

  文淵閣,整座紫禁城唯一採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築物,原本作為藏書閣樓的功效已經淡化,而今毅然成為大明王朝的中樞機構。

  一個身穿蟒袍的老頭正伏身在案前,滿臉已經是老年斑,雪白的眉毛很長,那雙眼睛亦是變得渾濁起來。

  不論你是高高在上的帝國首輔,還是田間勞作的貧苦農民,歲月都在公平地摧殘所有人,不曾遺忘任何一人。

  萬安面對著來自兩京十三省的奏疏,正是認認真真地將自己的意見寫在一張紙條上,而後將紙條粘在奏疏上面,這便是內閣的票擬工作。

  “老爺,您要不要先歇一歇呢?”一個僕人送來茶水,顯得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當今聖上不好糊弄,要歇亦得等下衙再回家歇了!”萬安卻是連頭都沒有抬,便繼續票擬奏疏道。

  儘管他一直被世人戲稱草包閣老,但這不過是政敵攻擊自己的手段罷了。

  這些人亦不想想,自己可是地地道道的詞臣出身,成化五年便開始接觸閣事,擔任首輔已經十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