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九十章 禮部人事,廷推之爭

  秋日漸漸高起,乾清宮的漢白玉甬道沐浴在金燦燦的朝陽中。

  乾清宮最近明顯要熱鬧不少,特別人事權已經被朱祐樘牢牢地攥在手裡,致使吏部尚書李裕前來的次數明顯有所增加。

  “回稟陛下,禮部尚書的人選有兩位!”李裕而今是緊緊地抱上朱祐樘的大腿,顯得恭恭敬敬地道。

  每個衙門缺少的人員都要進行調整,而禮部這塊明顯要複雜不少。

  詞臣原本是一個最熬資歷的地方,故而每個位置都有著相應的備選,像張升明明是成化五年的狀元,結果現在仍是停留在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兼翰林修撰。

  只是朱祐樘早前一下子便擼掉足足三位部堂,特別是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給人一種“後繼無人”的感覺。

  朱祐樘翻看李裕草擬禮部尚書名單,便是淡淡地道:“刑部尚書杜銘和吏部左侍郎徐溥?你是覺得朕不喜徐溥,所以才將他放到後面,可是如此?”

  “陛下聖明燭照,臣確實是這麼想!若要論出身、資歷和聲望,首選其實還是徐溥!”李裕當即苦澀地道。

  徐溥是景泰五年的進士,成化十一年便已經主持會試,而後歷職禮部右侍郎、禮部左侍郎和吏部左侍郎兼翰林學士。

  現在禮部尚書出缺,可以說是本朝當之無愧的第一人選。

  若不是因為不被朱祐樘所喜,而今徐溥恐怕早已經是入閣拜相,甚至都已經將媚黨萬安和劉吉都雙雙擠走自己成為首輔了。

  只是時也,命也,現在禮部尚書空缺,而他竟然被迫成為備選。

  朱祐樘猶豫了一下,便做出決定道:“既然如此,那麼便由徐溥出任禮部尚書,杜銘還是留在刑部比較好!”

  “遵命!”李裕現在捉摸不透朱祐樘對徐溥的態度,但還是認真地拱手道。

  朱祐樘並不想打破詞臣層層遞進的熬資歷晉升模式,便直接進行選擇地道:“由南京祭酒陳瓊太常寺卿兼南京祭酒陳瓊出任禮部右侍郎,翰林侍讀學士劉健接任禮部歷侍郎,翰林侍讀學士程敏政接任翰林學士!”

  在這裡中,不論是劉健還是程敏政都不被自己所喜,但自己並沒有心儀的人選。至於陳瓊,權當是一個小白鼠,一個被排擠到南京的詞臣孝忠度通常都會高一些,沒準還是接班萬安的好人選。

  “陛下,不知翰林侍讀學士和翰林侍講學士可有屬意的人選?”李裕輕輕地點頭,便又是繼續詢問道。

  朱祐樘對這兩個位置已經有屬意的人選,便直接進行安排道:“由張升出任翰林院侍講學士、謝遷出任翰林院侍讀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