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同盟翻臉,王子稱汗


  離朝的文武百官臉上沒有半分喜色,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其實大家都是官場的人精,在弘治揪出李敏這條大貪蟲後,他們一直用聖人門徒裝飾自己已經沒有了用處。

  現在真要跟陛下對著幹的話,那就要看他們自身修養夠不夠硬了。

  只是從古往今,每個讀書人都說要成聖,但又有幾個人真正能成聖呢?甚至能做到“存天理,存人慾”都沒有幾個人?

  即便被譽為時下大明第二直臣的馬文升從他噴血的反應來看,這個回族老頭不過是求名,甚至本就是一個偽君子。

  他二兒子馬玠指使僕人將人當街活活打死,按大明律法是要將他兒子斬首示眾,但還不是被他通過關係保全下來了?

  在入仕之前,或許大家確實是想要乾乾淨淨地做一個名垂千古的名臣,但即便王莽亦不過是徒有虛名竊國者,而今又有幾人真能做到官清如水呢?

  時代終究是變了,既想要跟天子共治天下,還想在背地裡偷偷積攢百年家業,終究是一去不復返。

  馬文升像是丟了魂般,正被兩個年輕官員扶著走向午門。

  馬文升看著眼前的長長宮道,眼睛已經沒有了亮光,卻是知道這條宮道恐怕是他最後一次走在上面了。

  三十餘年的仕途,無法日夜的隱忍,本以為此時從南京是王者歸來,但不過是最後一場宛如小丑般的演出。

  若干年後,不會再會有清流君子馬文升,恐怕大家只會記得一個為大明第一貪官喊冤的無恥之徒。

  大理寺卿馮貫、光祿寺卿胡恭和尚寶寺卿朱用和同樣失神落魄地走在宮道上,心裡既是怨恨那位信誓旦旦不會爆出窯銀的李敏,亦是痛恨拉上自己跳出來營救李敏的馬升文。

  只是世上從來沒有後悔藥,而今他們四人已經淪為大明的新笑話,至於他們的仕途更是一片黑暗。

  天變了嗎?

  左庶子謝遷、翰林修撰王華和翰林檢討楊廷和都是後世鼎鼎大名的人物,只是今天他們三人都不能進殿,但都隱隱覺察到這幫高官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左庶子謝遷的心裡很複雜,既是希望自己的老師徐溥出事,但覺得這樣想過於大逆不道。

  翰林修撰王華和翰林檢討楊廷和都知道目前沒有他們詞臣什麼事,純粹著抱著看戲的心情,卻是不無惡意地希望事情鬧得越大越好。

  在李敏的事件中,受到涉及最大的恐怕算是戶部,畢竟戶部出了大明第一貪。

  現任戶部尚書李嗣是景泰五年的進士,廣東南海縣人,初授南京戶部主事直至郎中,後任金華知府,因能潔身自好,與黃州同時列優等,遷任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後由左參政改升福建右布政使,於成化十九年出任蘇松巡撫賑災,歸朝授戶部右侍郎。

  跟很多得天獨厚的官員有所不同,他確確實實是熬著資歷一步步由地方上來的,故而更懂得走上這條宮道殊為不厚。

  李嗣的臉上滿是憂色,最終忍不住招呼二百斤的胖子陳坤道:“陳侍郎,你說咱們戶部該怎麼辦?”

  “正堂大人,自然是要老老實實辦差,別再搞那些虛的!”陳坤先是微微一愣,而後理所當然地答道。

  李嗣看到這個胖子完全不明白自己的擔憂,當即便將話說透道:“你說……你說陛下會不會找咱……不,找那些家資豐厚的官員算賬呢?”

  “咱們的陛下是一個厚道人,你見他拿萬……萬閣老開刀了嗎?”陳坤這才恍然大悟,當即便指著文淵閣的方向道。

  李嗣若有所悟地望了一眼文淵閣的方向,便是輕輕地點頭道:“確是如此!”

  跟那位已經宰國九年的萬安相比,自己一個僥倖出任戶部侍郎和沒做幾天戶部尚書的邊緣人相比,簡直連個屁都不是。

  真要宰肥羊,那亦是前面那些肥的撞著,自己一個連小羊羔都不算的戶部尚書自然得乖乖排隊了。

  “正堂大人,陛下用人是看能力!若你能將事件都辦妥,他只會對你進行獎勵,而不會是處罰!下官原本只是一個小小的司職郎中,但幫陛下安頓好寶坻那塊地的百姓,陛下便賞了我這個官職,這是多大的榮耀啊?”陳坤對李嗣有些好感,當即便將話說透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