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一十四章 養心莫善於寡慾?


  每月逢八舉常朝?

  萬安和劉吉等官員默默地交換一個眼色,朱祐樘終究還是對早朝下手了。

  只是他們心裡亦是清楚,所謂千官聽政根本沒有多大的效果。雖然太祖的出發點是好的,所有中下層官員都能夠提前學習朝廷如何處理政務,但有幾個中下層官員認為自己將來能夠參與國家大事呢?

  特別現在非翰林不入內閣已經成為了共識,中下層的官員不管再如何努力奮鬥,壓根不可能有機會參與國家決策,故而他們更沒有學習的積極性。

  真正想要幹事的帝王其實都不怕擔“懶政”的罵名,像成化帝便減少早朝的數量,從而騰出更多的精力處理政務。

  現在朱祐樘在新元伊始便如此表態,已然是想要幹一番大事業,做一個真正有作為的帝王,而不是一個垂拱而治的賢君。

  徐瓊幾乎是連想都沒有想,當即搶先大聲地表態道:“陛下聖明!”

  度過這個春節,他便再添一歲。作為一個已經六十三歲的三品官員,若是再不好好努力的話,那麼只能回家養老了。

  “陛下聖明!”劉吉和萬安交換眼色,便是一起表態進行道。

  吏部尚書李裕等人自然沒有異議,其實即便罷早朝對他們都沒有任何影響,甚至他們本身亦是厭惡流於形式的早朝,何況身處在這裡的所有人其實都是變革的得益者。

  絕大多數京城官員恐怕亦會同意,每日早早起床前來參加早朝是一項辛苦活,要不然亦不會每次都出現那麼多官員缺席了。

  朱祐樘知道不能一昧都要求官員替自己乾點啥,偶爾亦要得賞給他們一個甜棗,又拋出一個方案道:“本朝正旦、元宵、冬至共計假期十八日,朕以為假期還是短了些!朕的誕辰是七月初三,自朕改元之始,萬壽節假期便定為七月初一至七月初十,共計十日假期,諸卿認為如何?”

  由於太祖朱元璋勵精圖治,取消唐宋以來的旬休制度,僅庶吉士享受“五日一休沐”,其他官員並沒有此等待遇,而僅僅保留元旦、冬至兩節。

  永樂年間,朱棣增加元宵節十日假期,而後萬壽節三日假期,共度21日假期。

  朱祐樘雖然贊同少放假,但覺得這點假期確實是少了些,故而想要在自己的萬壽節做文章,將原定三日的期間延展到十日。

  “陛下,萬壽節十日假期是否太長了?”戶部尚書李嗣愣了一下,但還是硬著頭皮進行表態地道。

  萬安等人並沒有說話,但亦是紛紛抬頭望向朱祐樘,跟李嗣其實是一個心思。

  這向百官施假並沒有錯,但一下子拋出十日,這個大餅完全可以砸昏一大片官員,都已經是一個元宵節的假期了。

  “既是恩惠百官,自然還得要誠心一些!今後朕的子孫如何制定他們的萬壽節假期,朕不會去管,但朕在位的萬壽節便依朕吧,說不好其實只是兩三年的事!”朱祐樘心裡有著經濟方面的考量,便堅持自己的立場道。

  從李自誠從北京城抄出七千萬兩白銀來看,這個時代最大的消費市場恐怕不是富商,而是這些文官和武勳集團。

  以其讓他們天天都留在朝堂中相互算計,還不如找個藉口給他們更多的假期去玩樂,亦好帶動京城的消費。

  自己的生日剛好是在年中,這麼放假其實還挺合適的。

  兩三年的事?

  在場的重臣嘴角微微抽搐了幾下,顯得目光復雜地望向這位少年帝王。

  很多人都說他們重臣是老狐狸,殊不知眼前這位少年帝王簡直是千年老狐狸的化身,總是喜歡將自己塑造成弱勢的一方。

  早前朱祐樘將自己塑造成被奪門的對象,結果反手就將十二營的軍權奪了過去,更是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現在不過才十八歲的少年郎,結果來了一個“兩三年的事”,誰敢忤逆這位“短壽”的帝王就是不忠不孝。

  十八歲的帝王便有如此的手段,這還讓不讓臣子活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