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三十一章 東廠酷刑,劉吉教徒

  鄭國忠知道殊重殊輕,便制止還想給自己出氣的手下道:“停!你若真將他打死了,咱們東廠如何向陛下交差?老子到時先將你腦袋擰下來!”

  行兇的小太監怏怏地停手,卻是知道自己的馬屁拍到了馬腿上了。

  一個太監上前檢查林國棟的情況,當即便詢問道:“廠公,他又暈過去了,要不要用水將他潑醒?”

  “算了,若是再繼續弄下去真就遂了他的意,容雜家先想想該如何撬開他的嘴!”鄭國忠暗暗感到頭痛,顯得投鼠忌器地道。

  這個案子事關重大,雖然無論如何都要撬開這張嘴,但從林國棟的反應來看,卻是不能一昧蠻幹將人直接弄死。

  大明王朝是坐擁全世界人口最多且地域最廣的國家,兩京十三省每日的事情多如牛毛,審訊林國棟僅不過是諸多重要事情中的一件。

  日起日落,大明朝廷仍舊正常運轉,而翰林院在今日迎來了一場比較大的人事調整。

  朱祐樘並沒有逼迫徐溥辭職,但亦找了一個理由將徐溥的翰林學士一職撤了,改由翰林侍讀學士程敏政接任。

  至於程敏政空出來的侍讀學士的空缺,按著早前的計劃改由左庶子謝遷出任,算是褒獎謝遷早前在日食上的站隊。

  只是詞臣歷來都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故而每當上面出現變動的時候,往往會慢慢傳導到下面的翰林官中。

  儘管翰林官員主要是按資歷晉升,但這種事情從來都沒有絕對,且資歷相仿便會存在競爭,而內閣的推薦權顯得十分的重要。

  當天傍晚,萬府仍舊顯得很熱鬧的模樣。

  既然都已經摸清新君並不迷信所謂的清流,而今兢兢業業處理兩京十三省奏疏的老首輔得到依重,那麼他們自然是要重新回來抱大腿,特別今年是京察大年。

  萬府的管家沒有理會那位排隊等候河南巡撫楊理,對著一個身穿八品官服的俊朗青年男子熱情地道:“呵呵……小楊大人,您來了,老爺在書房,我這便領你過去!”

  啊?

  楊理看到一個身穿八品官服的青年男子繞到自己的前面,頓時是驚得目瞪口呆,一度懷疑這個世道亂了。

  “楊巡撫不用驚訝,那人便是楊廷和!”一個禮部郎中站在楊理身後,便是直接指明那個青年男子的身份道。

  楊理看著那個隨著管家遠去的背影仍舊不解,畢竟那個青年男子穿的僅是八品官服。

  大明官場最重要的三大關係是師生、同年和同鄉,而正八品的翰林檢討楊廷和跟內閣首輔萬安正是同鄉關係。

  按說,一個如此低微的翰林官入不得堂堂首輔的法眼,但楊廷和卻是四川近百年來政壇的一顆最耀眼的超級新星。

  年僅十二歲便在四川鄉試中舉,接著在國子監讀書期間被國子監丞黃明善引為婿,而後以十九歲的年紀以翰林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至今已經在翰林院呆了九年。

  且不說四川進士很少能進入翰林院,即便能夠進入翰林院亦是年紀一大把,哪裡能有楊廷和這種年紀優勢?

  正是如此,楊廷和不僅早已經入了萬安的法眼,更是現在大明朝堂四川鄉黨所重點培養的鄉魁接班人。

  此時楊廷和前來萬府,正是因為翰林院今日發生人事變動,而他的資歷已經達標,所以迎來一次升遷的契機。

  身穿蟒袍的萬安每日都是忙忙碌碌的,此時老臉明顯出現疲態,對前來的同鄉小輩道:“介夫,你此次還是不宜挪動!”

  這……

  萬弘璧微微一愣,顯得不解地扭頭望向自己爺爺。

  雖然自己去年同樣以翰林庶吉士的身份進入翰林院,但自己年紀比楊廷和還要大上一歲,加上大明官場避諱血脈相承,所以自己並不是一個理想四川鄉魁繼承人。

  此次難得遇上翰林院的人事變動,按說楊廷和無論如何都該向上挪一挪,但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爺爺竟然會打壓楊廷和。

  “一切聽從萬閣老的安排!”楊廷和的眼睛閃過一抹失望,但仍舊保持著謙謙君子的模樣,顯得恭恭敬敬地施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