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一百四十章 收網行動2


  揚州城是大明少有的富庶之城,城內的佈局呈現很明顯的階層劃分。

  西北區域是官紳的住宅區,東南區域是鹽商聚居區,東北區域是商業區,而西南區域是一般居民區。

  由於揚州城人口的急劇增長,加上越來越多的鹽商選擇定居在這裡,致使現在揚州城是寸金寸土,不少人甚至已經提出要築建新城的設想。

  當然,在這個時代並不是你想修便能修,哪怕自己掏錢都不行,而是要奏請紫禁城那位允許才行。

  江都錢肆坐落在東北的商業區,從十里長街的北段拐進一個衚衕的最裡面,是一間並不起眼的店鋪。

  店鋪的招牌雖然只是一面小小的黑漆燙金匾,但裡面的前鋪很寬敞,而且還有一個會客區,再裡面便是由壯丁把守的銀庫了。

  “劉員外存銀五千兩!”

  “張員外,請您將存票收好咯!”

  “一萬兩已入賬,這是見票即付的存票!”

  ……

  這裡畢竟是一個死衚衕,平時很少人會到這裡,但今日顯得特別的熱鬧,不由有人押著金銀前來道。

  平日哪怕幾十兩的存票都很少見,但這兩天竟然都是幾千到幾萬兩不等的大額存單,簡直就是冰火兩重天。

  錢肆無疑代表這個時代金融業的最高水準,只是大明的金融環境還不具備出現連鎖性質的大錢莊,而今都是僅僅經營存取業務。

  畢竟單純的富商壓根保不住大筆的財富,而有實力的高官又得考慮烏紗帽,故而還需要等待擁有財力和朝堂影響力的大商團出現,那樣才有可能出現區域性連鎖大錢莊。

  現在這間不起眼錢肆存銀從幾兩到幾萬兩飆升,自然不是江都錢肆的信譽突然飆升,更不是而今的金融業騰飛,而是這些天它將充當走賬的渠道。

  江都錢肆現在所收到的存銀,其實只是在這裡呆上兩三日,而後這筆高達數十萬兩的錢銀將會被人瓜分得乾乾淨淨。

  就像那晚的銀船一般,在所有人都看不到的地方,他們便悄悄地將這些銀子瓜分,享受權力所帶來的財富。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無論是處於哪朝哪代,真正能夠坐擁財富的往往是當權者,亦或者是官商一體化的大商幫。

  “在這裡存銀真的安全嗎?”

  “你放一百個心好了,我一直都是在這裡走銀的!”

  “下回真要辦什麼事情,在這裡換上存票比什麼都好使!”

  ……

  跟王越所擔心一般,一些新鹽商將幾千乃至幾萬兩白銀存在這裡難免會擔心,但一些老鹽商對此顯得不以為然地道。

  其實很多人並不知曉,若不是此次欽差突然到來打擾了計劃,這個一直用於“官商走賬”的江都錢肆並不會暴露給新鹽商。

  雖然有些新鹽商擔心財產安全而選擇臨陣退縮,但大多數新鹽商還是將自己攜帶而來的銀錢存放到江都錢肆,拿到了江都錢肆所開具的存票。

  交易當天,碼頭上停著三艘花船,在午時分三個時段駛離。

  一些鹽商拿著存票來到司前碼頭,在經過檢查存票後,便乘坐花船沿著內城河朝北邊的水門緩緩而去,似乎是要離開揚州城。

  “走!”

  胡軍一直在這裡負責監視司前碼頭中花船的動靜,在看到第二艘花船已經駛離後,便悄悄地帶人離開這裡。

  沒過多久,張採領著一幫喬裝成僕人的錦衣衛押著一箱石頭出現,正是朝著位於死衚衕裡面的江都錢肆而去。

  存票雖然沒有像銀票那般注重防偽,但想要偽造絕非易事。

  存票一般採用昂貴的紙張,先是設計一小行特定的花紋,然後用特殊的顏料進行繪製,另外還用特殊的雕刻章印在紙張上面,加上錢肆書寫人筆跡的獨特性,幾乎是沒有造假的空間。

  只是神奇的一幕發生了,王越雖然押著一車石頭進入死衚衕,但很快從死衚衕中走出,手裡已經多了一張兩萬兩的存票。

  有關二萬兩白銀和二萬兩白銀存票有何不同,王越用行動給自己的孫子上了生動的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