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三百四十四章 弘治四年,風起元旦

  由武靖伯晉升為武靖侯,成為時下武勳集團中的一顆璀璨新星。

  雖然自土木堡之變後,大明的朝廷慢慢由文官集團把持,但現在武勳集團其實還是能夠佔據一席之地。

  現在終究還不是由文官集團所把持“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朝堂,所以趙承慶憑藉著那份英勇,成為時下大明頗有分量的武侯。

  據傳,趙承慶頗得皇帝的恩寵,打算在撤銷宣大總督一職後,由趙承應以大同總兵的身份執掌大同的軍政大權。

  王華雖然欽佩那些文臣的學識,但亦是敬佩為大明拋頭顱灑熱血的將軍,便是恭敬地拱手道:“多謝侯爺!”

  因王華是以軍功封侯,特別帶領軍隊殺進黎朝王城彰顯了文臣的血性,幾位武勳亦是紛紛跟王華示好。

  “王祭酒,你最近可有南邊的消息?”趙承慶的眼睛閃過一抹憂傷,卻是壓低聲音詢問。

  王華的臉上的笑容消失,輕輕地搖頭:“我已經託家中的族人弄到船隻到事發地搜查,但仍沒有所獲!”

  他跟趙承慶可以說是同病相憐,在朝廷組織前來呂宋考察金礦的活動中,他們兩人的寶貝兒子在風暴中不知所蹤。

  “他家小子恐怕說的並不是實話,咱們的搜索方向被誤導了!”趙承慶遠遠地望著春風得意的程敏德,心裡有了判斷地道。

  王華亦是有了明悟一般,顯得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段時間以來,他最揪心的始終是生死未卜的兒子。雖然程敏政的兒子程壎將事情的始末說得頭頭是道,但這場變故確實有很多值得推敲的地方,特別李言聞給自己的觀感並不差。

  現在家裡那邊一直沒有消息傳來,而今又聽到了趙承慶的判斷,讓他亦不免懷疑起程壎的說辭。

  “我跟你抽個時間進宮吧!”趙承慶認真地提議道。

  王華並沒有詢問趙承慶的計劃,顯得十分痛快點頭:“好!”

  趙承慶詫異地望了一眼王華,只是感受到王華對自己的信任,心裡反倒是暖洋洋的,覺得王華這個人值得深交。

  正是這時,午樓的鐘鼓聲響起,一個太監喊話:“百官進!”

  文武百官由午門左右掖門魚貫而入,分由內閣大學士劉吉和英國公張懋統領,每個人都換上了一套嶄新的官服。

  通過城門洞眼前豁然開朗,呈現在眼前的是偌大的奉天門前廣場,中央則是五道金水橋,再前面便是奉天門。

  很多老臣不由得感慨起來,時間在不經意間流逝,現在是他們第四次前來參加弘治大朝會。

  當年被定義為儒弱的新君已經成為人人敬畏的暴君,雖然周圍有很多熟悉的面孔,但此次走在最前頭的人已經不再是萬安。

  在過去一年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人得到了提拔,亦有人已經丟官回家。

  最近幾天更是出現兩件大事,百官之首的內閣首輔萬安被氣死,刑部尚書何喬新昨天被關在都察院大牢過年。

  只是前者終究已經屬於過去式,後者才是時下最新鮮的新聞,更是可能會影響到他們仕途的大事。

  文武百官來到金水橋前整理衣容的時候,這裡針對刑部尚書何喬新的遭遇,發生了小規模的爭執。

  “何喬新終究是不貪一文,單此一點,便比大多數官員要強了!”

  “呵呵……他確實是不貪一文,但龍涎香和千年靈芝都用上了!”

  “整整十萬兩的奢侈之物,按他這個做法,還不如讓他貪點金銀!”

  ……

  面對何喬新的功與過爭端延續到這裡,雖然有人想要維護何喬新,但更多的聲音還是指責這個偽君子。

  “若是收了一點貴重之物便算是受賄,未必過於苛刻!”

  “我沒有說收一點貴重之物便是受賄,但十萬兩就不行!”

  “十萬兩不行,那麼多少兩可以,這個事情根本就沒有準確的度!”

  “如果收一點貴重之物便被定義為受賄,咱們滿朝文武又有誰能倖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