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三百九十三章 再次站到了士大夫的對立面


  北京城,襄城侯府。

  明朝的勳貴主要以南北之分,南京通常都是開國的勳貴之後,而京城基本上都是跟隨太宗朱棣的新爵。

  李瑾的先祖李濬是燕山左護衛副千戶李旺之子,於建文元年跟隨朱棣起兵,後因軍功被封襄城伯。

  到了李瑾已經是四代襄城伯,跟很多碌碌無為的武勳後代不同,李瑾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於成化三年擔任總兵征討四川都掌蠻,晉升為襄陽侯,而後加太保銜。

  現在京城的國公凋零,雖然他當年的軍功無法跟如日中天的武靖侯趙承慶相比,但資歷已經成為武勳集團的元老級人物。

  正是因為他擁有這麼高的地位和聲望,此次組織京城的權貴一起囤米獲利,可以說是一呼百應,致使大量的米店和米糧都被他所控制。

  若計劃一切順利的話,他此次通過爆炒米糧將有幾倍的利潤,比高利貸的賺錢速度還要更強一些。

  正當哼著小調聽曲的時候,一個身影匆匆回來彙報京城米市的最新情況,卻是打破了這座侯府的歌舞昇平。

  “怎麼會這樣?他們怎麼都降價出售了?”

  襄陽侯李瑾將女琴師打發離開,坐在花廳的石桌前準備喝解暑的酸梅湯,得知京城各間還有庫存的米店紛紛降價出售,整個大腦當即嗡嗡作響。

  雖然他早知道人性貪婪,京城各個米店或多或少都保留一點存米,但這些掌櫃必定是會跟著自己一起牟取暴利。

  只是誰能想到,彷彿就在一夜之間,這些手裡持有米糧的掌櫃竟然上演大逃亡般,讓自己好不容易推高的米價應聲而跌。

  明明已經到了收網的時刻,卻是沒有想到跟自己一起拉網捉魚的米店老闆,竟然在這個時候要在魚網上開洞。

  一直負責做事的人其實是李管家,此刻哭喪著臉彙報道:“侯爺,那些米店掌櫃是被迫降價售米,主要誘因其實是皇家米行。他們低價向京城的百姓放米,不僅擁有米票的百姓便可以換米,而且擁有布票的百姓亦可以換米,聽說用銅錢都能買上三斤低價米,這才讓京城的米價又跌了下來!”

  “皇家米行?他早前不是配合著禁售大米嗎?難道他打一開始就不想賺錢?”李瑾第一時間想到紫禁城的那一位,頓時摸不著頭腦地道。

  雖然此次京城米價飛漲是他在幕後推動,但紫禁城那一位名下皇店所擁有的米糧比自己只多不少,所以朱祐樘其實才是米價暴漲的最大受益者。

  自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知道囤米是百利而無一害,甚至有可能像徐世英和李承慶那般得到皇帝的重用。

  只是誰能想到,紫禁城的那一位面對如此的賺錢良機,不僅沒有趁機牟取鉅額利潤,而且以平價出售米糧砸盤。

  要知道,百姓手中布票的獲取成本都很低廉,現在米票跟布票是以年初的參考值兌換,所以皇家米行的米價其實已經回到了年初的價格。

  從接近二百文降到不足二十文,這哪裡是跳樓大甩賣,簡直是想要讓他這個幕後最大推手做活菩薩。

  為了能夠順利囤米,他從年初到現在付出遠高於市場的成本,現在平價出售其實是要逼著他破產。

  最讓他無法接受的是朱祐樘的做法,明明他可以從容不迫地賺到鉅額的利潤,結果卻是將矛頭指向他這位願意跟他共享利潤的賢臣,簡直就是刻薄寡恩。

  李管家亦是沒有想到朱祐樘會這樣幹,顯得十分沮喪地搖頭道:“此事確實詭異,但現在皇家米行低價放糧,京城的米店都紛紛降價賣米,咱們的米糧壓根賣不出高價了!”

  京杭大運河因治理黃河受阻,北方遭遇突如其來的蝗災,加上他們囤積大量的大米,現在本應該是他們收網的時刻。

  只是誰能想到,正當他們以為鉅額利潤唾手可得的時候,結果彷彿一夜之間到手的財富瞬間化成了泡影。

  原本還是高不可攀的米價,而今卻是迅速回落,直接來到他們盈虧線之下。

  “不對!皇家米行哪怕沒有超發米票,那亦不該有這麼多米糧,這肯定是在故佈疑陣!”李瑾眼睛閃過一抹亮光,顯得若有所悟地搖頭道。

  京城大米的總量假設波動不大,自己從年初便開始佈局,在京城悄悄囤積兩千萬斤精米,幾乎控制了整個京城的米市。

  因運河缺水導致近期米糧無法北上,北直隸遇上蝗災必定影響秋糧的收成,所以京城米價緊缺是現在和秋季的必然趨勢。

  哪怕皇家米行擁有的米糧再多,而今只要自己不出售手裡的米糧,那麼京城的缺米情況便不可能得到緩解。

  一念至此,他的思路瞬間清晰起來,皇家米行的降價只不過是放棄到嘴的鉅額利潤,而他完全不需要自亂陣腳。

  李管家的眼睛微微一亮,亦是興奮地道:“侯爺,你的意思是皇家米行根本沒有那麼多米,這是想要誘引我們低價售米?”

  “他是皇帝又不是神,怎麼可能變得出來那麼多精米?”李瑾想通這一點後,頓時心中大定地端起酸梅湯道。

  李管家發現還真是這麼一回事,便重拾信心地詢問道:“侯爺,既然如此,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即刻將皇家米行精米不足的消息放出去,我們的米一粒都不賣,還有!”李瑾美滋滋地喝了一口冰鎮的酸梅湯,卻是故意停頓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