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祐樘朱見深 作品

第四百四十七章 民生有難,九州易主?


                 弘治五年九月,歷史似乎要經歷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當日本進入戰國時期之時,大明這個作為世界最強盛的王朝亦將手伸向了東海,彷彿要將整個日本當做棋盤般。

  論實力而言,現在日本正處於最混亂的時期,根本沒有幾個能打的。

  日本天皇作為虛君,這跟山東那家子差不多,主要是充當吉祥物。

  至於手握兵權的將軍幕府,現在大權已經四散到各個地方大名手中,偏偏將軍幕府內部還出現了嚴重的紛爭。

  大明在這個時候通過拉攏方式介入,籠絡伊勢新九郎這種實幹型的大名,整個日本社會將難逢敵手。

  有人歡喜,有人愁。

  大內政弘時隔大半年重回自己的領土,在處理一些大內家的緊要事務後,便帶領一支隊伍巡視自己的領地。

  這支騎兵隊伍在離開山口城後,便朝石見國的方向而去,大內政弘其實還想要前去瞧一瞧石見銀礦。

  他緩緩騎行在某個村莊的小路上,剛剛進入村子的時候,周圍的空氣中瀰漫著一種令人心碎的絕望。

  他目光所觸及的,竟然是一幅幅餓得骨瘦如柴的村民的悲慘畫面。

  一位年邁老婦人的皮膚緊貼骨頭,臉上的皺紋如同乾涸的河床,正深深地刻在她那張飽經滄桑的面龐上,深陷在眼窩裡的眼睛透露著無盡的哀傷和無助。她伸出顫巍巍的手試圖從村前一塊貧瘠的土地上拔起幾根乾枯的草根,這已經是她所能夠獲得的唯一食物。

  一個衣衫襤褸的小男孩在曬穀場邊上,腿瘦得如同兩根細竹竿,正用髒兮兮的小手在碎石中翻找著。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渴望和絕望,即便是想要在碎石堆找到能吃的蟲子,在現在似乎都已經算是一種奢望。

  一位女子揹著一個小嬰孩走在村中的小道上,步伐沉重而緩慢,而她身後的小嬰孩身上滿是乾涸的鮮血。

  大內政弘看到如此的慘況,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當即難以置信地找來村長問話:“這是怎麼回事?”

  “家主,我們村今年的收成不好,近幾個月屢次遭到浪人的洗劫,還請您替我們做主啊!”村長是一個小老頭,便跪地哭訴道。

  原本他們的日子還算可以,只是現在家裡壯實的男人被徵調前去打仗或修路挖礦,結果村裡的田地又遭到自然災害減產。

  偏偏地,由於日本的紛爭四起,現在境內的浪人越來越多,導致他們的村子遭到一輪輪東瀛浪人的洗劫。

  即便他們將所遭到的慘況上報,但上面的人壓根不予理會,亦或者上面已經無力保護他們的安全了。

  正是在這種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下,他們村裡不僅失去了自保的能力,而且連基本的生產能力都無法保證。

  原本是一個數百人的村子,現在已經三成都不到,留下來基本都是老弱病殘,亦或者是已經瘋掉的人。

  “家主,現在石見國處處缺少糧食,一些小領主養不了這麼多浪人,外面很多浪人流竄到石見國,所以現在各地都很亂!”家臣陶弘詮負責協助大內家治理石見國,亦是輕輕地嘆息地道。

  大內政弘將手舉了起來,示意大家在這個村子暫時安頓下來,意識到糧食的問題比自己所想得嚴峻。

  由於九州的糧食遭到大明海軍切斷,所以他們的糧食依靠自身解決。

  不論是他所率軍隊的前方軍糧,還是自己兒子夥同江南商號的採礦用糧,很大部分都來自於他領土百姓的身上。

  雖然他知曉糧食已經供應不足,但根本沒有想到糧食的問題惡劣到如此程度,他所治下的領土沒有發生動亂都是上蒼眷顧於他。

  這一夜,他們雖然身處在村長家,但有一種仍舊身在荒野的錯覺。村裡的家家戶戶都像是在夜裡全都死去一般,沒有一丁點聲息。

  “家主,其實一切的癥結還是在糧食上!咱們現在沒有糧食,自衛隊都不肯下鄉,畢竟下鄉亦需要糧食支持!”家臣陶弘詮亦是看到村莊的情況,亦是生起憐憫之心地道。

  大內政弘知道這是忠言逆耳,不由得遙望西方道:“如果一切都是大明皇帝的策劃,那亦太過於可怕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