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二百八十三章 國家建設與出大事了

可當時汴梁外城最普通的一間民宅都價值三四千貫,貴一點的八九千貫。稍微上點檔子的宅子都要好幾萬貫,內城豪宅更是漲破天際,數十萬乃至上百萬貫的都有。

蘇軾為了買房賣了很多字畫,還找弟弟借錢,才勉強湊足了買房款。他弟弟蘇轍當了宰相,一直到七十歲都還在租房子住。

顯而易見,即便是最普通最外圍的民宅,普通人也要不吃不喝上百年才能買到。

由此就催生了租房業務的繁榮。

這典房制度就來源於此,後世韓國的全租房業務似乎是全球首創,實際上在大宋早就出現過。

趙駿說道:“現在咱們大宋的情況跟韓國有點像,都是汴梁集中了主要工商業,經濟繁榮,百姓大量雲集,租房困難啊。”

“這倒是,如今很多官員都在外城,乃至城外租房住,不上朝的還好,要是需要上朝的可就難受咯。”

李迪說了一句。

趙駿想了想道:“未來汴梁肯定要重新規劃,軍隊建設好了,要城牆有錘子用,留一部分當旅遊景點就行。不過就算推倒重新建設,也還是以後再說,還沒學會走就要跑可不行,先搞搞廉租房吧。”

“何為廉租房?”

“就是咱們店宅務管理的公宅。”

“多建公宅嗎?可城裡哪還有地建公宅啊。”

“那就在城外建。”

趙駿說道:“明年開始,把官府建設的工坊全都搬遷到城外去,再通過廉價地租,把城裡的私營工坊也吸引到城外去,將城鄉結合部搞出來,這樣人口就會往城外流動,也能緩解城內的租房壓力。”

這建設一個國家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高屋建瓴,有未來的發展可以照抄照學。但畢竟是古代社會,不管從發達程度還是體制程度與後世還是不一樣。

所以每一步的建設都要小心謹慎,按部就班,不能一蹴而就。

現在的情況就是,發現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趙駿哪怕領先那麼多時代,也無法提前預知問題,在源頭上解決。

或者說他能夠預知問題,可問題實在是太多了,他是人不是Ai,不可能什麼事情他都提前做好。

因而也只能一步步來。

蔣堂擔憂道:“城外的建設很差,各種設施也跟不上,貿然把工坊都遷過去,會不會造成什麼問題?”

“不會的。”

趙駿笑道:“工坊最大的需求是什麼?是交通,汴渠又不止城裡有,西城外,東城外,南城外都有河流用於交通,工坊把商品做出來,通過河流把商品運走,就是他們最大的需求。而其餘配套設施則需要的是工坊,工坊到哪,他們自然也會跟著去哪。”

“原來如此。”

蔣堂一想也是,工坊製造需要的是原材料以及商品成品售賣,這兩樣都要交通,只要在運河邊上,不就都能解決了嗎?

趙駿又沉吟道:“這典房制度和全租房一樣,房價一直在攀升的時候,這個問題不明顯,也不會給百姓造成什麼麻煩。一旦房價下跌,會出現韓國那樣暴雷,以後麻煩就大了。”

“漢龍的意思是現在整改?”

晏殊連忙關心詢問,他手底下房產可多了,史料記載這廝甚至有很多家店面,而且大多數都以這種形式租賃出去,要是整改的話,那他就損失大了。

趙駿想了想道:“暫時先不整改吧,照目前的形勢來看,汴梁的房價估計還能漲個百來年,大面積暴雷估計是不會出現。但我們也不能把雷埋給後人,法律上不禁止典房,可必須要從政策上扼制。”

“如何扼制?”

眾人也都很關心,他們這幫宰相個個非富即貴,除了少數幾個如蔣堂這樣的以外,哪家沒多幾套房子?

“首先是建立各部門家屬院吧。”

趙駿說道:“官員就別在外面租房住了,有能力的自己買房,沒能力的就住家屬樓。其次是剛才說的把人口往城外遷徙,扼制城中房價。接著就是城市化擴張,把嶽臺、清城納入開封府。最後就是繼續增大廉租房建設,幾輪下來,平抑房價,自然也就能扼制典房制度。”

人口都流向城外去了,房價就會降低,能租的房子以及廉租房多了,自然能讓租金下降,租金和房價降了下來,典房制度就會變得不太划算,那選擇這個制度的人就會越來越少,雷當然也不至於埋到以後去。

“嗯。”

眾人聽了也沒說什麼。

雖然這樣做會一定損失他們自己的利益,但這畢竟是對國家發展有好處的政策,誰敢阻撓啊。

當下他們就開始商量了一會兒細節。

而到了上午巳時末,眼看就要吃中飯的時候,外面范仲淹急匆匆進來道:“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