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元始天尊 作品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帝的外甥


  “學我者生,似我者死。”

  “人世間沒有一模一樣的兩條大道,如果有,那麼就是複製品,是更強者的化身。”

  “一味模仿元始天尊,最終只會成為元始天尊的一部分。”

  申公豹陷入深思當中,回憶以往種種道理,微言大義。

  不能一味模仿,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是他們這些大教弟子入門後的最重要的一課。

  身處聖人大教,接觸的強者實在太多,太多,不經意間就會被大羅天尊的理念,大道所吸引,最終成為其附庸。

  這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是一件好事,成為大羅天尊的附庸,堪稱一步登天,與大羅者同在。

  大羅者不死不滅,附庸者同樣永存,這是變相的永生與不朽。

  但,對於真正的求道者而言,這是無比可恥的行為,將自己的理想,自己夢想,自己的理念,自己的大道,全部寄託在其他人身上,期盼某一個強者替自己完成,這是何等怯懦的行徑。

  任何一個心懷壯志,夢想成道大羅的修士都不會走這一條道路。

  唯有獨立自主,才有登臨大羅。

  “不用開天闢地之道,劫運衰難,災末福禍如何概括。”

  “八枚先天道文的共性,又在何處。”

  “如何能讓八條相似,卻不同的大道共鳴。”

  “劫難災禍的共同點,數不盡的苦難,道不盡的變數。福禍又有什麼是一致?”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其無正。正復為奇,善復為妖。”

  申公豹一步步探索,在九霄洞天枯坐數年,似乎找到了一個方向,掌中不再是開天心印流轉,而是救苦心印沉浮。

  相對於烙印極其深厚的開天印記,救苦心印更像是一個導航,沒有那麼強大的力量,只是在指引。

  一切變化種種,從無定數,隱約之間,回想起一首詩。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樑,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說什麼脂正濃,粉正香,如何兩鬢又成霜?昨日黃土隴頭送白骨,今宵紅燈帳底臥鴛鴦。】

  【金滿箱,銀滿箱,轉眼乞丐人皆謗,正嘆他人命不長,那知自己歸來喪……】

  好了,好了,好就是了,了就是好。

  所有災劫都是在受罪,受苦的,人生一切種種哀痛喜樂皆是苦。

  生是苦,死是苦,遭遇災禍是苦難,獲得喜悅是幸福,可當喜悅離去,又是一種痛苦。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眾生皆苦。

  以災為首,以劫為末,苦難貫穿其中,福禍顛倒是非,立足於無邊災劫苦難之間,而發慈悲道心,誓證天仙,救苦救難,無量渡人。

  “災劫末運,福禍衰難。”

  “見此種種,眾生皆苦。”

  申公豹輕聲一語,眼前光陰波瀾,浮現萬丈紅塵,演繹生死別離,愛恨情仇,世人都不得解脫,彷彿沉浸在無窮無盡的苦海中,忍受歲月的折磨。

  不得長生逍遙,唯見月寒日暖,來煎人壽。

  即便地仙,已經初證長生,終究還是在苦海中掙扎,無法超脫,無法躍出時光長河,終究是一條魚兒,離開了水就會死亡。

  “天仙……”

  腦後明淨寶輪重重疊疊,綻放五德光輝,以氣運為墨,以道行為筆,銘刻九大道文,書寫玄妙與奧秘,首尾相連,猶如一枚寶環。

  看著眼前的光陰長河,申公豹沉吟許久,只要他一步邁出,就可以躍出水面,登上彼岸,再也不用受光陰苦海的折磨,自此逍遙大千宇宙。

  然而,申公豹沒有踏出這個關鍵的一步,因為第九枚先天道文,只是他的推演,不是立道而來,沒有根基。

  大道路上知行合一,需要不斷踐行自己的災劫之路,在細微中窺見真諦,才能凝聚第九道文,踏入地仙圓滿境界。薆荳看書

  前面八枚先天道文,是穿梭兩個世界,立下諸多道基,方才應驗。

  第九枚道文也該如此。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正在申公豹思索,是否要去諸天萬界磨練己身,打磨苦之道文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