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424 院士為說客

有幾個博士穿的還是軍裝,一看就不像是能出國訪問的那種,張浩南也就打消了挖過來的念頭,只是聊了一些跟國際上學術交流的事情。

因為有在歐洲拓展業務的想法,當然張浩南只說是公司業務需求,卻沒有說幹啥,楊院士就聊到了一些俄斯特拉法還有米什科爾茨的往事,他年輕時候跟這倆地方都有材料研究上學術交流,不過那會兒國際局勢比現在可激烈得多。

這光景的地緣政治可能會複雜一些,但殘酷和苦難程度,多少有些小兒科,作為“大乘期”的高手,對“邪魔外道”倒也沒有放在眼裡,堅定地表示,只要正道同盟的資源管夠,培養出更多的年輕高手不是問題。

總之就是委婉地表示大家都在建康混,張老闆也是正道門派弟子,要是有實力的話,抽空去建康理工轉轉……

本派的產品威力還是挺大的,各種法器裝備講究的就是一個威力大射程遠。

張浩南感覺這些高手都一個套路,瞅準機會就想化緣。

雖然只是飯桌上的閒聊,不過看得出來,楊院士對前蘇聯加盟國都很熟悉,尤其是像別拉羅斯等等國家的學術渠道,幾乎可以說是如數家珍。

這種專業素質,讓張浩南想起了魏剛。

禿頭老漢對長三角地區的很多工農業數據,幾乎也是張口就來,像農村人均住房面積,他都能牢記在心,是很了不起並且很強的個人能力。

“楊老,‘紫金科技’建康理工也有專利費,也不算少,比氣象學院那是要強得多吧。”

“這不是還要跟建康工業分嘛。”

“……”

果然,不是一個宗門的,還是有親疏之別。

楊院士這是想搞個獨門的生意,要是能像兩江工業大學一樣有兩個以上學院的實驗室收專利費,那不得爽死?

其實建康理工對科研轉化的要求,並不針對民用,基本都是“核高基”相關,軍工成果轉化有時候也看臉,比如說自籌經費的一些研究,成果如果軍方看不上,那麼國防部是不會掏錢贊助的。

國防相關院校都大同小異,有任務才有錢,沒任務就得想轍。

早年間的所謂“跟蹤研究”,其實就是務虛,實操的復現實驗都是沒辦法做的,原因就是沒錢。

吃過“科學寒冬”苦頭的院士,有一個算一個,只要不是因為特殊原因上去的院士,在學部委員時期能夠揚名立萬而不是熬資歷的,都對如何搞錢有著十分強烈的執念。

當然這個搞錢可不是給自己搞,而是給同類研究項目搞錢,當校長或者院長的,可能還要為學校的其它領域籌錢。

因此這也算是一個院士水分含量的驗證標準,如果搞錢都是給自己搞,甚至自己入股某個項目或者不相關公司,那基本水分不小,大概率就是徒子徒孫刷錢刷上去的。

倘若搞錢搞成了一棵大樹,給同類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遮風擋雨,那有時候基層科研狗,其實巴不得此類大佬多給自己搞點錢。

希望大佬自己搞點錢,緣由就在於大佬自己有錢的話,實驗經費會更加靈活,不至於每次為了點小錢就去跟管理辦公室犬吠。

十年後諸多小研究生之間無聊又現實的一個話題,就是有沒有跟對“老闆”,跟對了順風順水,跟錯了延遲畢業……甚至畢不了業。

楊院士帶來的幾個博士也是手頭有項目的,雜七雜八的都有,雖然他是彈道學,但是不賣硬件賣軟件也是可以的。

當然賣彈道學相關的軟件肯定不行,這夠他槍斃十好幾回的,不過他帶的博士裡面,並非全都是彈道學,也有控制系統方面的,無人潛艇、水下機器人、無人機、高空飛艇等等,總之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多少總有。

張浩南對別的不感興趣,但是無人機很有興趣。

“楊老,您是說這位學哥是做無人機的?”

“他研究生是做飛行控制軟件的,然後有個兩個項目二合一,打擊系統和偵查系統要一起弄,就調來建康理工了。原先是建康航空航天的研究生。”

“不會有什麼洩密問題吧?”

“這個不會有,有條例在,也會審核。怎麼?你真有項目?”

“還真有。”

倒也不是吹牛,張浩南解釋道,“我去年其實承包了一些耕地的,夏糧賺了一點,但也就是以量取勝。想要賺得更多,就得承包更多的耕地。要是多承包的話,打農藥很費人工,開銷不小。”

“跟無人機有關?”

“我尋思著,是不是可以設計一款大一點的無人機,上面能裝百十來斤藥水,這樣無人機打農藥,應該會更省錢。幾千畝地的話,用農藥噴灑機就已經比人力省錢了,無人機應該會更省錢吧?”

“但是空域使用要空軍審批。”

“航模,我要的是航模,不是無人機,有人操控的。”

“……”

張老闆頭腦很靈敏,反應很快,“我要的航模就是個頭稍微大一點,功能比小型機要多一點,載彈量……載藥量也要稍微可觀一點,這樣應該能省不少錢吧?”

“您說的是斯科特電子旗下的維拉科技吧?應該是兩年前的一個技術應用,是旋翼機形式。不過應該是為了測繪,倒不是說打農藥。現在農業上還是低速螺旋槳飛機更省錢一些。”

“兩江省要請農藥噴灑機,需要提前打申請,麻煩得很。有些飛機還得從東北出發,飛幾個省過來噴農藥,實在是沒這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