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第456章 狗叫權的權力來源

雖說還沒有打出“金橋電腦”的品牌,但盈利渠道竟是提前多樣化起來。

“金橋電腦”跟“英特爾”還有“巨硬”的商業接觸不太理想,級別比較低,跟“幻想”公司差遠了。

而且這個時期的“幻想”公司,兩江省的經銷商開多少錢都很難挖過來,其餘代理也好,業務員也罷,明明不是“幻想”公司繳納的養老保險,但他們都以自己是“幻想”公司的一員為榮。

在後來的互聯網公司搞“宗教式”管理之前,“幻想”公司早就搞過了。

並且此時企業層面主動跟“愛國”綁定的,就是“幻想”公司本身,幾乎所有產品線都會鼓吹“國貨”。

張浩南想要在消費端跟“幻想”公司一較高下,短期內是看不到啥希望的,只能走政企路線,先搞點油水。

至於說個人用戶這塊,目前就是打算走一點個性化,搞差異競爭,在做工用料上舍得下本錢。

個人消費端利潤薄一點也無所謂,反正打不過,但是做“精品化”路線,問題不大。

目前下了本錢的方向,就是主板、內存、電源、agp顯卡以及外設。

其中內存和agp顯卡難度較高,後者明年上線的希望比前者還大一點,這讓張浩南挺納悶的,明明看上去內存好像個頭兒更小。

不過“用料紮實”這四個字,只要貫徹到位,口碑發酵只是時間問題,不需要特別打廣告。

這年頭的電腦類相關的個人消費,還是相對來說比較上檔次和小眾的,雖然網民數量滾雪球一樣地在膨脹。

“金橋電腦”同樣放在了神森,組裝車間都是從松江那邊拆過來的,一線員工不多,也就三百來號人,跟大廠沒法比,但在神森這塊地上,已經是相當大的規模。

新批的工業用地就在“紫金科技”對面,也就是原“金馬投資”的地盤,今天張浩南就是過來剪綵的,總部大樓上“金馬”兩個字的痕跡還在,剷掉也沒幾天。

要不是建康市政府不樂意,張浩南還想把“金馬”中的金字留下來,掛個“橋”字替換一下“馬”就行。

這想法太過生草,以至於連建康市的一二把手開會休息時,還吐槽張浩南這孽畜是真的不當人。

不過剪綵的時候,他們還是全都到場的,以後組裝電腦可能不算啥,但現在還是高科技。

“金橋電腦”是貨真價實的建康本地高科技企業,所以,剪綵是必須的。

走個流程,拍個照,然後大家一起傻樂。

題字什麼的,張浩南不想,而建康市政府的高層則是覺得有點晦氣,大概也是怕哪天張浩南為了省錢,就把他們題的字剷掉幾個,然後剩下的幾個廢物利用。

這倒是讓雙方都省心不少,誰也別給誰添堵。

“現在省內稅控機是穩了吧?”

“還可以,就是出省比較難。最近兩三年,先做好省內,然後再做長三角,再做華東六省一市。想要做全國的政企業務,不好弄,門路差距太大了。”

對建康市一把手的問題,張浩南也是直言不諱,看似問稅控機,實則是在問這家電腦公司到底能上多少稅。

“先做省內……也蠻好。”

點點頭,作為建康市的一把手,算賬也是會算的,其實也想讓張浩南為了業績咬咬牙上強度,但現在張浩南說得這麼直白,那就是不想給人當刷政績的工具。

真要是生產幾十萬臺電腦賣不出去擺在倉庫吃灰,完全得不償失。

“放心,國內市場打不開,就做國外市場。有幾個國際貿易商,也打算在自己國內賺上一筆,現在只要倭奴的oe訂單做熟練了,就可以擴產,流求那邊的生產線轉讓,我希望市裡也稍微發發力。”

“國流辦那邊把持了交流渠道,說實話,不太方便。”

“可以邀請流求投資商來考察建康的環境,從歷史情感來看,流求商人對建康是有精神上需求的。到時候再幫忙美言幾句,不然我感覺至少要多出一千幾百萬阿美利加元,有點不划算。”

“行,明天市政府內部會討論討論,過幾天我給你答覆。”

建康市政府現在對張浩南一向是很客氣的,因為光飲料瓶生產加工線,現在也是年產兩億支的規模,最重要的是這個飲料瓶生產線,是現成的,原石油化工集團下屬的小廠。

現在直接轉型,成了跟建康市政府合股的獨立子公司,一下子就盤活了原本瀕臨倒閉的小廠。

目前就是全力給張浩南儲備塑料瓶。

建康市政府為了做大這個項目,也通過跟石油化工集團的溝通,打算去外地併購一部分生產線,直接拉回建康,做成兩江省最大的飲料瓶生產基地。

目標是年產量二十億支以上。

不過這玩意兒跟張浩南沒啥關係,是建康市政府的產業規劃,除開塗中市的茶飲料生產廠這個大客戶,省內很多地方飲料廠,為了口碑和建康市的市場,也都進行了業務洽談。

兩江省省內給建康市新改造塑料製品廠定的目標,是爭取十年內朝著年產量三百萬噸努力。

不過跟隔壁兩浙省比起來,這目標多少顯得有些小家子,就很虛的樣子。

隔壁兩浙省的規劃,是目標達到年產量一千萬噸。

但是,兩家加起來,在嶺南省面前,也顯得很虛。

因為嶺南省的規劃,是目標達到年產量一千五百萬噸……

兩江省對建康市政府的殷切期望,如此一對比,多少有點“弟中弟”的感覺。

省級層面的產業規劃,大致上還是量力而行,張浩南也沒有指手畫腳的意思,這方面保持緘默,減少存在感,也是某種程度上的“交個朋友”。

至於說茶飲料生產線,這玩意兒投產難度極低,真要說關鍵時候差那麼點數據湊政績,再打電話給張浩南,讓他臨時投個灌裝基地也來得及。

從土地平整開始到投產,最快三個月就能往外拉貨,假如省府確確實實有這個需要的話,這都是能做到的。

剪綵活動之後就是一些講話,該鼓掌的鼓掌,該拍照的拍照,之後就是建康市政府班子,除開“金橋電腦”的一些未來產業相關佈局問題之外,重點想要了解的,還是“紫金科技”的新增生產線。

建康市政府內部也是鬧得很厲害,大致上分成三派,有認為應該發展江北地區,把新的生產線投放在江北的“江北派”;有認為應該打造產業集群,跟中科院一起合作,減少生產成本,投放在城南高新區的“城南派”;最後一派聲音比較小,想要放到郊縣郊區,比如瀨渚或者其它哪兒,打造多點開的產業分佈。

意見沒有統一之前,就是要想辦法爭取各種力量,促成意見統一,當然最好是自己的意見。

其實進入四季度之後,建康市政府就知道,長三角地區的電動自行車市場,肯定是要大爆了。

不是一點點,而是非常恐怖的增量。

除開“紫金科技”,中科院相關企業同樣如此,而隨著“禁摩”政策的進一步擴大,省內統計過沿江縣市的市區人口之後,判斷“紫金科技”年產一百萬輛的口號,竟然如此保守……

原因就在於不管是建康還是姑蘇的相關企業單位,營銷渠道至今都不完善,而“紫金科技”不一樣,連松江的銷售渠道也都打通了。

畢竟“紫金科技”副總虞小龍,那也不是隻會加班的老實人。

而江北沿江地區,廣陵市的產品線銷售渠道非常清晰,農村和城區的銷售數據,不但穩,質量還相當高。

再加上“紫金科技”在一部分企業、街道、農村,都有分期付款業務,實際銷售量相當可觀。

不出意外的話,明年穩穩營收破二十億。

輕飄飄的破,根本沒難度。

五十億可能是想太多,但二十億竟然如此輕鬆,怎能不讓建康市政府激動?

這他媽都是錢啊。

今年有些老國企,光代工車架,就能拿到“紫金科技”五百塊一件的單價,很多要死要死的國營廠,就靠“紫金科技”一個訂單,一個月起死回生。

九月份還是瀕臨破產,國慶節簽下合同,十一月就宣佈廠子活了。

銀行的人算盤都要撥爛了,忙得不可開交。

這也是建康市政府內部會吵出三大派的緣故,哪兒哪兒都有人情,哪兒哪兒都有老關係要搭把手。

當然也有確確實實的城市發展考慮,總之現在私心公心攪合在一起,意見不統一倒也正常。

這光景哪一派都希望張浩南支持自己,雖然也都清楚,張浩南這種人精,從來不站隊。

都是別人站他。

“我看擇日不如撞日,正好今天虞總周總都在,市政府的監督專員也在,不如一起去‘紫金科技’看看,就當是我請諸位領導考察考察,指導指導員工的工作。我也想請諸位領導給工人們鼓勵鼓勵,爭取過年之前的產量再攀新高。”

張浩南這麼一說,在“金橋電腦”的一行人原本還挺迷惑,每個人都是日程排滿的,很難擠出額外的視察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