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30 考題

“那麼要是能開採河沙,一來可以國土資源變現,二來能改善這四十來公里五十公里左右的河道狀況。”

“第三就是農業灌溉,完全可以擴大蓄水保水能力,把一部分密集的河曲地帶,直接挖成大水面,起到水庫作用。”

魏剛捏著打火機,遲遲沒有點菸,“但是工作不好做。”

“那我又不是他們親孃老子,如何擺平一百幾十只圖章,不是我的事情。我只是說這個事情的好處,確確實實有這三樣,而且能賺到鈔票的。”

“你這個意見,跟省裡要在江北開運河和灌溉總渠是一樣的。成本呢,我估計不會低到哪裡去。”

“也不會高的,東北的地形機械化改造是很合適的。我估計一公里一兩百萬就能改造過來,照五十公里來算,也就是一個億。配一個採沙場、庫區管理處,也就差不多了。五十公里十條一百噸雙排就是兩千噸,一趟差不多就是一兩千畝田的產出,比大卡車省力多了。”

“唔……有點道理。”

微微點頭的魏剛還想起來不少事情,比如說冰城鐵路東站的位置,就在松花江南岸,旁邊也是有港務局的。

從增收角度來看,首先黑水省省內相關部門是肯定支持的,這一點魏剛暫且記下,但不表態,畢竟東北太遠,他對基層的瞭解程度,肯定不如王重慶;其次就是鐵路貨運如果能加入京城的“菜籃子”,才能暢通無阻,這裡面就需要跟沿途各省協調,這就不是他能置喙的,得去京城請示一下“帶頭大哥”,看看他的意見。

除開這兩樣,還有一個戰略性國策,就是“振興老工業基地”,很多時候有些職業官僚為了升官,是隻認考績不認錢。

能完成kpi的項目才是項目,其餘的,能賺多少多少錢關他屁事,又不是落在他腰包裡,那他憑什麼要幫忙呢。

這跟唯gdp論的地區是一樣的,官員升遷的重要業績就是這個,其餘的都能放一放,那就別怪有的人放飛自我。

所以魏剛也清楚,如果要從水裡討生活,可它不符合“振興”這個範疇,那就沒有說服力。

倘若要說服,就得把這個項目推到急需完成kpi的部門官僚面前,讓他們認可這是業績。

有一說一,公關成本不會太低。

魏剛瞄了一眼王重慶,此時翻譯已經跟王重慶解釋起了之前張浩南跟他說的內容,王重慶顯然已經心動了。

但心動是不作數的,得有行動。

會議廳裡的老頭兒們也是想取取經,就圍繞這個話題來討論,這方面的實操經驗,幾十個老頭兒有一半都有過類似的。

淮西、三湘、荊楚這三個地方最為典型,不過他們主政時的主要操作,是舊有航道改造,以及配合國家級或者省級項目跟風上馬。

有湖泊改造、水庫建設、灌溉渠拓展等等,大概成本不管怎麼算,都不可能比東北高,畢竟丘陵沼澤地帶的地理特殊性擺在那裡。

各自講了講自己的經驗之後,魏剛便開口道:“還有一個經驗,是全國其他地區很難有的,就是‘冰訊,照資料上來講,一是四月份的春汛,二是十一月份的秋汛,夾在當中的時間段,才是有效通航時間。剩下的就是大冷天,肯定是冰封了。那算起來,攏共就是六個月左右通航期,這就明顯要考慮農產品集中上市的時間匹配問題……”

“有道理,老魏講得對,時間不匹配,要出問題的,可能就要調整相關農業產品的品種,協調上……又增加了難度。老王,工作怕是不好做。”

他們要是還在原來位子上,很多小問題搞“一言堂”就行了,現在退了休,賣面子的部門未必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