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574 有良好合作基礎

他對經濟收益有興趣,但不大,反而給了一個建議,看看張浩南的態度。

“我們有新的專用處理器研究計劃,現在想進一步升級性能,只是因為資金問題,卡了一段時間。如果你有這個意願,那麼這方面可以做成自籌資金項目。”

朱院長思維很活絡,辦事也不死板,“你想要經濟收益是很合理的訴求,所以我們可以這麼做,成立一個合資公司。其中專門搭建一個航天部專用數據中心,剩下的,就是你的。”

“包括知識產權嗎?”

“這個可以再談嘛。”

“那我問題不大。”

冀北省用地規劃全看京城的文件,省內沒啥話語權,但要是國防高科介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張浩南本就動過在冀北省做個“孿生中心”的想法,相當於在南郊區的規劃,一部分直接鏡像到冀北省,包括大水面湖區也是如此。

假如有一個機場規模大小的湖區,還有一個好處不是飲用水這種簡單社會功能需求,而是不怕高附加值產業區出現內澇。

一場大水虧個幾千萬上億,在華北地區是很正常的事情,排澇能力擺在那裡。

這個能力是自然稟賦,人為想要通過溝渠來解決,這是不切實際的,水網不可能跟江南地區一樣密密麻麻,蒸發量一上來,再加上用水,直接都成了乾涸的溝。

所以與其大規模挖溝開渠,張浩南更傾向於大水面。

這其中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容易過審,京城市政府還能以湖區公園的名義搞外部建設,可以劃入到市民需求那一塊。

別看張老闆玩的是金錢開道的路數,這裡頭都是活兒,小心思多不勝數。

“沙食集團”在跟隨兩江省、松江市的政府公關團隊在京城活動時,同一個工程,換個名目,就是不同的結果。

難度是不一樣的。

你說這個湖區是給冀北省老鄉灌溉用的,那大概率就是困難重重,畢竟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京城的財政,京城的湖,給伱冀北省農民拿來澆地,多少有點不合適吧。

所以這事兒就得有些巧妙的理由,然後讓部委切入溝通,再根據相應項目來做法律法規的推動。

比如說湖區掛個“xx溼地保護區”,那你能用來灌溉嗎?

當然不能。

再比如說頂個“xx區水源地”,那你能開化工廠嗎?或者農藥廠?

更加不可能。

這些都是活兒。

只不過之前“沙食集團”沒辦法接觸冀北省,這邊拍不了板,再有興趣也是無用。

現在航天口的國防高科介入,那就由頭多了,基本建設就能當作特殊工程來做。

倘若要再加點保密等級,更是省時省力。

朱院長提到的專用處理器研發單位在津門,老設備是蜀都開發的,一直用到現在,現在想要升級,去津門還是相對來說容易。

因此除了冀北省的“孿生中心”設想,原先的津門備胎計劃,也是可以轉正的。

能不能落地,就看津門市政府有沒有想法。

除了超算數據中心這些項目,還有一個引起張浩南興趣的,就是工業機器人。

原航天部有一些東西現在依然很先進,比如說“激光定位”和“激光校準”,安東和荊楚兄弟單位的成果,只不過沒有整合到工業機器人項目上,僅僅是在小範圍的科研工程領域使用。

“紫金科技”已經用上了工業機器人,但只是試驗生產線,就是為了測試工業生產流程的。

這個試驗生產線,測試的不是產品,而是生產線本身。

之前張浩南在南郊區的“一攬子”投資計劃中,跟京城各部門頭頭吃飯時,就專門提過安東省的科研所,是打算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