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665 原生態的自由市場(昨天那章後半截)

  其實約翰·丹尼爾斯有點慌的,但還是讓保鏢散開。

  在略微開闊的場地中,兩人就這麼聊了起來。

  “你們在沙巴州和沙撈越,打算做什麼?”

  “棕櫚油。”

  “嗯,我懂了。”

  張浩南點點頭,這事兒引發衝突,沒有中國點頭,別想能順利進行。

  稍微搞點摩擦,當地國家就不能在這些區域搞基礎建設,就像中國不太可能在閩越省加大力度是一個性質。

  “為了避免誤會,我想我們可以在區域內進行合作。當然,固有市場中的競爭,還是在所難免。”

  約翰·丹尼爾斯的意思其實也簡單,各自固有勢力範圍,該保護保護,該補貼補貼,雙方其實基本都能代表政府意志。

  儘管雙方都不曾履行過政府功能,但在延伸政府強權這件事情上,雙方都差不多。

  只不過以前張浩南這活兒,得由外經貿以及各大香江辦事處來做,所以有些做外貿的人,過了很多年都未必搞明白為什麼香江會有那麼多超級集團的各種區域代辦機構。

  可不是為了省時省力那麼簡單。

  約翰·丹尼爾斯所謂的區域內進行合作,其實有一個相當殘酷的現實,那就是,這個合作,跟區域當地的政府、土著,都沒啥太大關係。

  滿世界的“牆頭草”、“騎牆派”,不是沒有原因的。

  “也就說,如果在開發市場的時候,發現對方的存在,會打個招呼?”

  “可以這麼說。”

  

  張浩南的提問很微妙,約翰·丹尼爾斯的回答也很果斷,在這裡面,有一個秩序,那就是強權之間的碰撞,互相宣示存在即可,剩下的……就是真刀真槍來拼。

  別學倭奴玩“珍珠港”即可。

  沙巴州劉援朝的項目完蛋,就是艾德蒙玩了“珍珠港”套路,搞不宣而戰。

  如果是一般的國際公司,可能就只能吃下這個苦果,折了也就只能折了。

  但是劉援朝總算運氣不錯,有張浩南這個談不上鐵桿的“塑料盟友”,那就有的談了。

  畢竟張老闆對於任何送上門的好處……管他是香還是臭,到了嘴裡全是肉。

  “我知道嶺南省的政府高層,對於棕櫚油也很感興趣,如果我們打算在沙巴州競爭,最高層級,我想知道會是什麼程度?”

  “當然是內戰。”

  約翰·丹尼爾斯笑了笑,他覺得張浩南這個問題很幼稚,“當地族群沒有哪一個是優勢族群,信仰也複雜,吉隆坡對東部投資很少,但卻拿走了資源收益的大部分。如有必要的話,鼓勵一場小規模的內戰,並沒有什麼不妥的。更何況,跟未來收益比起來,這些並不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