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677 算好賬,打掃衛生

秘書長有點焦慮,他媽的……叼人垃圾的一逼,一天天的搞什麼東西!

去京城作報告的是他,又不是別人!

艹!

他這時候也回過味兒來,魏剛今天參加的這個會,他媽的研究討論的重點,壓根就不是前期工作的事兒!

***!

沙城人都是***!

心中罵得爽,但老同志的經驗,終究還是需要的,所以他趕緊繼續問道:“而且魏老,現在到處都是大工程,萬一中央要放一放東北的項目,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央是有全盤考慮的……”

“中央的決心,其實沒有必要討論的。因為王重慶已經把問題捅出了水面,北林市那邊有多少暗訪人員,我們也不需要多想,只需要知道,這個案子,已經比三大走私案還要激棍(厲害)……”

因為說得太急,四六不靠的官話方言蹦出來幾個土話詞彙,魏剛將菸灰缸裡的半截煙抖了抖拿起來,夾著繼續說道,“組織上要不要嚴查到底,老虎打了之後,蒼蠅要不要打,要從整體價值來判斷。如果說,後續補償的價值,超過了動盪期間的損失,那麼,最後的決定,是不言而喻的……”

坐魏剛旁邊的朱躍進見他夾著煙,趕緊摸了打火機給他點上。

魏剛點點頭,抽了一口之後,才伸出三根手指晃了晃,“‘兩線一港"啊同志們,省裡的建築、工程、設備等等單位,產能起碼要多排十幾個月。我們回過來再算筆賬,中央下了決心,鐵道部就肯定要跟進,從冰城出來的物流專線,也不說物流專線吧,就說增補物流班次,到渤遼,到冀北,甚至到津門和海岱,然後再走近海航運。光河沙賣到松江,利潤……多少?”

手掌翻了翻,禿頭老漢算的這筆賬,不是算給今天開會人看的,是他們身後對接的兩江省地方國企。

這兩年地方國營建築工程及三產公司,正處於一個發展期,但同樣又是一個兼併期,能不能做大做強,就是一兩個項目的事情。

上去了就是上去了,上不去就是等著被合併。

禿頭老漢用松江的現實以及未來,給了一個明確的市場方向。

“全國砂石產量總盤是三十億噸,單季度能有千萬噸級的,周邊就是松江。淮西省、江右省的產量再高,價錢打不到爛泥地裡去。那麼渤遼省、海岱省的產能,走近海航運,基本可以拉平總體價差,來去有個千分之幾,就了不得了。我們做城市建設,不能單獨考慮產地到市場,要整體考慮。要明白,當大筆資金進入到渤遼、黑水還有安東,當地的市場需求,也是會被激活的,老百姓都是有追求的,對改善住居環境,是有嚮往的,那麼,當這個市場的本地產能,被外部提前消耗,這必然會進一步推高他們本地的未來原材料價格,這時候,周邊地區的原材料產能,就是他們的選擇……”

聽這老頭兒數據張口就來,一旁廣陵市市長朱躍進是真的佩服,他是真佩服魏剛的記憶力,學不來。

不過他更佩服的,還是魏剛的思路,極其的清晰,定好了路線,就是竭盡全力拼一把。

實際上秘書長也是被魏剛點醒,原材料價格的推高,這是一個必然,那麼,如何掌握產能、渠道、市場,這就是重要工作。

反饋到經濟活動中,就是三個環節的經濟話語權。

從這方面來說,西蘭縣的“兩線一港”預期工程中,其配套的境內河沙開採,完全可以算作中央的一筆“浮財”。

畢竟國土資源通常來講,終究還是中央說了算。

而這裡頭還有一個資源流通的邏輯,當松江以及松江周邊地區瘋狂消耗原材料時,黃渤海地區必然會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產能就那麼點兒。

這時候每新增一個產能地,都是對本地區市場需求的重要補充。

物流的作用,在功能上來說,不純粹是運輸物資,而是把一筆筆的現金,從一個地方搬運到另外一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