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05 魏剛也幹了!

  目前來說,醫學院的教授和普通老師,都非常歡迎這種形式,原因也很簡單,多了更多的可能性。

  年輕人趕上了好時候啊,不但有先進設備、儀器拿來水論文,關鍵是還能通過涉外收入這一項的“特魯姆普集團”,直接發表在北美東海岸的學術雜誌期刊。

  而這樣的分校區,不是一個兩個,安獨秀參考的是德克薩斯大學系統,像通過合併建康鐵道醫學院而來的醫學院,安獨秀在京城就是遊說,希望成立獨立的醫學研究中心。

  兩江工業大學現在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窗口,跟傳統的“教會醫院”對外窗口,那是完全不同的。

  想要繼續正確下去,那正向激勵就得繼續保持,這背後最大的合作伙伴,也依然會是“沙食系”。

  有些老師只做超聲波,因為跟“吾家醫院”簽了合同,僅僅是體檢費的提成,就讓一線老師在既有福利房之外,大膽地再買一套更舒適一點的商品房,還能搞一輛夏利或者富康代步。

  “他估計這個暑假都在北方,不是在東北就是在京城。校長他除了想要打造‘醫學中心’,還想弄個‘應用工程中心’,土木工程學院現在機會也大,從外面拉經費的渠道特別多。如果‘醫學中心’成了,估計‘應用工程中心’也會成,到時候有光電工程領域的項目,從這個‘應用工程中心’走經費,能利益最大化。”

  如今的安獨秀已經不再拘泥於兩江工業大學本部的一畝三分地,他用一種更加宏觀的視角去看待學校發展。

  “特魯姆普集團”更是表示有些“人體實驗”在北美就是隨便做的,哪怕是性病也是如此……

  張浩南提醒莊雪巖自家掌門現在會咬人……那可不是胡說的,是真會咬人。

  畢竟兩江工業大學還是一所重點大學,也是重點科研單位,不是鄉鎮小作坊亦或是什麼街頭巷尾路邊店。

  所以兩江省的醫生家庭,非常推薦小孩子報考兩江工業大學醫學院,完全不怕“天打雷劈”,因為進去之後只要不是吃處分,順利畢業就能混錢,拿到證更是完成了本鄉本土事實上的“階層躍遷”,是正兒八經的“高收入階層”。

  而這種影響力的擴大,又反過來印證了安獨秀的發展思路有其一定的正確性。

  有些消息靈通的“京爺”“滬爺”家庭,也是費了不少心思,讓自家小孩兒流竄到建康去讀兩江工業大學的醫學院。

  教職工任務不變,只不過涉及到經費及對外合作的時候,擁有更高一點的自由度,當然財政撥款肯定還是由學校統一做預算。

  風險管控是個大問題,反腐敗也是個大問題。

  但好處不言自明,大家都跟著“富”起來。

  有學術進步上的“富”,也有很樸素的財富增值。

  光靠“沙食系”去招工,那只是一兩個班級的事情;但學校掌舵人去推動整體的從學校到社會,從科研到產業,那就是量變引發質變。

  科學研究上的總效率,社會工作上的總效率,都是在提升的,至少目前來看,處於大基建週期內的工科院校,如果搭上順風車,絕對符合實際情況。

  

  張浩南跟莊雪巖討論過後,莊雪巖頓時也來了興趣,他除了是松江理工大學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院長之外,還是兵器工業集團的科學研究委員會委員,他這個委員身份,是可以建議兵器工業集團參與到安獨秀現在推動的工作中去的。

  比如安獨秀在“醫學中心”之後考慮的“應用工程中心”,不外是土木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學院或者電信學院這樣的工科學院,兵器工業集團完全可以委託一個項目在“應用工程中心”,然後莊雪巖就能以集團科學研究委員會委員的身份,帶隊進項目。

  帶松江理工大學的隊,去兩江工業大學的項目,這樣就建立了合作基礎。

  那麼以後“應用工程中心”有充足的計劃外經費時,莊雪巖完全可以過來“打工”,對松江光學儀器研究所而言,至少內部科研人員多了一筆錢,按照正常慣例,事實上還能省下研究所寶貴的經費。

  臉皮厚一點兒,車馬費、住宿費等等,在“應用工程中心”多報一點兒,說不定還能整臺儀器放所裡當擺件。

  不過莊雪巖也不傻,他感覺張浩南是在給自己校長拉幫手……

  這中心那中心的,沒有“國家隊”監督,那不是胡扯蛋?

  但要說請“國家隊”過來,一個院士還不夠,怎麼著也得是個“院士團”。

  並且不能是一個“幫派”“社團”或者“宗門”的。

  莊雪巖和安獨秀是兩個部分的,而且也分屬不同的地方科研集群,往上接觸的科工委也不是同一個系統,所以同樣是狗叫,錢先鋒這種新晉院士組織經費的能力,在張浩南,在兩江工業大學,在建康市政府,在沙城市政府甚至在沙城一中校友,給安獨秀的幫助太低。

  反觀莊雪巖,情況太不一樣了。

  身負三職,又在松江,走科研成果轉化的路子,還能另起爐灶。

  奶奶滴,拿我老莊當工具人是吧?!

  不過一想到合作之後的好處,他又趕緊炫了一塊狗肉壓壓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