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33 人和人之間不同的“一夜暴富”

  沖涼適應之後,渾身就開始熱了起來,精神瞬間就恢復,彷彿又有了用不完的氣力。

  上樓擦乾換了一身衣服,很快就要到臘月,也沒有幾天,臘八的米麵糧油福利,都是要給吾家埭六十歲以上老人發一發的。

  今年整個吾家埭喜報連連,中考、高考雙豐收,重生前很多沒考上高中和大學的小孩兒,因為專注在學習上,居然都考上了。

  明年,本村就會有第一批大學畢業生,之所以用“批”來形容,那就證明挺多的。

  和別的地方孩子不一樣,現在本村的孩子不愁工作,當然也不挑,很想坐辦公室,但也不會拒絕下一線車間。

  蓋因一線車間也有明確的晉升路線,再加上“吾家技能大賽”原本只是內部激勵的專業技能競賽,是為了選拔技術骨幹班組長的活動,因為姑蘇市、梁溪市、毗陵市三地市政府的邀請,擴大到了“農村供銷合作社”所在的自然村、建制村。

  主要是給本地區農村青年多一個選擇,能不能進“吾家系”企業不好說,但“吾家技能大賽”的獎金是很豐富的。

  技能大賽每年兩季,夏季和冬季的內容是不一樣的,因為工作環境一年中在氣溫上的極端情況,就是夏冬。

  冬季賽就是臘月,臘八過後的第一個週日,一般就是比賽日。

  技能賽評委團並不是走走過場的,高工遍地走,頂配技工基本上都拿次頂薪,也就分紅、獎金低不少,但總收入都過了十萬一年。

  偶有重大發明或者生產技術改造,獎勵最高就是一百萬元整。

  這個“一百萬元整”,就是“吾家技能大賽”隱形的終極大獎。

  目前就兩人拿過這筆獎金,一個是“長弓蓄電池廠”的二車間主任,一個是“紫金科技”電機測試中心的裝配班班長。

  兩人都不是工程師,純技術工人上崗,三年賺到了大多數人退休之前都賺不到的錢。

  這兩人比呂衛東的年薪百萬還要有吸引力,也是三地市政府進一步在社會價值宣傳上搞合作的原因。

  因為真的讓普通人感覺自己也行……

  張老闆自然不會去掃興,專門還解釋一下兩人長期保持非常強烈的學習熱情,看得懂的工具書比水貨工程師多得多,並且這兩人都掌握了兩門外語,過去兩年多,一直都是“吾家系”對外出口時,面對外商做技術講解的成員之一。

  算是個無形的超級胡蘿蔔,但效果挺好的,尤其是村裡很多小孩,家裡原本反對去一線車間,可“一百萬元整”直接讓爹媽表示“工作並無高低貴賤之分”,瞬間大踏步提高了個人素養。

  這其中的邏輯,其實也簡單,本村的人聽說外地類似的新聞,根本不相信,認為是吹牛逼。

  但這是本村“大善人”張浩南的企業,那就是說的一點都對,肯定是真的。

  反正現在張浩南說誰中了邪應該浸豬籠,也會有村民將信將疑。

  

  “嬸孃,弄幾個蛋給我,不是鹹鴨蛋,雞蛋就好。”

  “不炒啊,就開水煮一煮?”

  “就這樣,不用燉蛋。”

  “那要稍微等一下。”

  “好。”

  灶間被改造成了大廚房,不過土灶還是沒有拆,張浩南喜歡吃土灶燒的鍋巴,所以如果在家裡吃飯,能用土灶就不會用電飯煲。

  等煮雞蛋的時候,他就坐客廳卷著苦菊和生菜沾“蘸水”吃。

  “蘸水”是一個滇東北工人配的,起先是車工組,後來因為“蘸水”做得不錯,就跑去食堂專門負責“川味”配料。

  如今也是個小品類調味料的班組長,回老家坐火車還得先去餘杭,都一個大圈子,三十幾個小時到家是常有的事情。

  混上班組長之後,他就成了老家村裡的首富。

  就字面意義上的首富,並且把婆娘娃兒都接了過來,老家那點“苞谷”也沒打算再收拾,但是房子是要修的。

  只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因為“蘸水”做得不錯,老闆都喜歡吃,以至於他現在時不時就要返回老家做調研,就是把當地街頭巷尾不錯的調味品記錄下來,取樣之後再帶回兩江省的“大橋食品”調味品研發中心。

  類似這樣的產品開發調研員,在“沙食系”也是屬於容易一夜暴富的人員,原因很簡單,張浩南對吃的不挑,但也最挑,遇上合胃口的,是真捨得花錢。

  再小的品類,以“沙食系”的體量,可以精準投送任何一個市場,哪怕那個地方市場壓根就沒有“沙食系”的影響力。

  畢竟除了自有渠道,還有政府採購渠道,還有部門系統渠道。

  糖菸酒中的兩樣,“沙食系”交情都不錯,很多訂單都是“有來有往”的生意,都可以做,產品也都大差不差,那做張老闆的生意,就多了一條人脈。

  有些小道消息,從張浩南這裡打聽比去兩江省省府大院可能都要快。

  像“紫金科技”今年的訂單,大頭基本都是政企,總訂單量高達六十萬輛,基本都是集中在華東的警用巡邏、工廠轉運、企業內部通勤等等崗位,均價從“紫金科技”的新世紀系列五千元檔位,跳到了七千兩百多。

  總營收僅政企這一塊,就超了四十億,排產排到了明年的三季度。

  華北總裝工廠虞小龍如此專心致志地盯著,就是因為他一年十個億真不是在做夢,“紫金科技”是隨時要配合科技部、兩江省、松江市進行上市操作的。

  不是為了上市融資,而是做個“樣板工程”。

  “紫金科技”內部非常反對,但張老闆無所謂,那也只能無可奈何。

  其實虞小龍也心知肚明,科技部需要有說服力的企業來為部委充當證券市場的“壓艙石”。

  中科院在建康的電動自行車生產基地,已經是徹底指望不上,被“紫金科技”壓著打。

  要知道“紫金科技”從起步到瘋狂擴張,完全就是跟泥石流一樣兇猛,並非沒有“有力人士”知道“禁摩令”,但不果斷,不堅決,這紅利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紫金科技”在蠶食鯨吞。

  關鍵還不用擔心“紫金科技”消化不良,因為背後有整個“沙食系”。

  所以科技部反覆吹風“紫金科技”上市的時候,嗷嗷待哺的“韭菜”遍地都是,建康這裡的“老股民”更是希望老天保佑讓他能有“祖傳的物業”,持股多少都是持,相信“財神爺”。

  這十來年股市平均年化利率也就一點八,嘴上喊著“股票不是炒的”,但就這點回報,不炒不太可能,只能變成“大型賭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