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35 文化產業優質“商品”

  都是為了考級拿證書。

  這方面優勢挺大的,在兩江省這邊不好考的話,可以去淮西省考,姑孰市給了太多方便,沈錦蠻之前是不好意思,現在“環珮城”初具規模,第一條啤酒灌裝線已經驗收投產,在姑孰市招工,基本就是沈錦蠻註冊的人力資源公司。

  常駐中職院校籤實習合同,主要篩的就是品行,粗篩在學校就做了一遍,去年姑孰市的職高、中專,就嚴查紋身。

  因為姑孰市聽說“沙啤”還有員工服兵役的獎勵政策,所以對市內有機會還在讀中職的孩子,都是相當的苦口婆心。

  沈錦蠻其實現在對自己幹了多麼厲害的事情並不瞭解,她只是想著給張環、張珮攢點兒人情。

  她雖沒有趙飛燕那麼聰明,但母愛讓她“趨同演化”。

  “噯,小姜今年又不上春晚啊。”

  “急什麼啊,明年上。”

  吃晚飯的時候,又聊起了春晚,因為“戲腔”以及各種傳統曲藝技法引入流行音樂的緣故,蘇姜現在這種音樂風格,被稱作“中國風”。

  央媒做社會人文這一塊的編輯室,是主要推手,“玄鳥文化”反而沒咋國內宣傳,也不需要。

  海外宣傳就頗有力度,在滿剌加居然賣得挺好,並且因為“tribe”的推廣,蘇姜的唱片幾乎是綁定的,也讓“熊貓大陸”下屬的音樂軟件工作室,正式推出了“熊貓音樂1.0”。

  為了搞定版權庫,服務器設置在了星家坡,這也導致郭威連續幾個月從亞洲飛到歐洲,歐洲飛到亞洲。

  

  他要建立歐洲事業部,還要建立東南亞事業部,“嘁哩喀喳”的行政人員跟技術人員幾乎就是等比例膨脹。

  每個月都有非常密集的商業談判,涉及到各種版權,其中音樂版權是最麻煩的,目前通過央視,跟周邊國家管理部門進行一一談判,倒不是說直接搞個版權庫的事情。

  純市場營銷的生意,實際上張浩南不感興趣,郭威也對直接介入消費市場沒動力,哪怕《魔幻三國》這款電子遊戲,也是先有政企業務,再有消費市場產品。

  郭威現在的希望,就是想讓“嘁哩喀喳”成為賣可樂的那兩家一樣,政企通殺,然後再對消費市場一路橫掃。

  不過這活兒難度不小,困難那是相當的大,因為他發現國際上有名有姓的國家,官僚系統的貪婪程度,讓他歎為觀止。

  他以為建康的官僚已經算胃口大了,出了國才知道,還得再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還需要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不過“tribe”在滿剌加的推廣倒是很順利,因為有當地的華人家族配合,反而是在星家坡,郭威還要帶法務部門過去接受質詢,各種監管條例等等,都要刁難一下。

  服務器放星家坡,也都是生意。

  有幾個反中比較徹底的家族,基本就是從事律師事務所、信息諮詢,所以在意識形態上的思考模式,還處於“冷戰”這個階段。

  反倒是祖籍身毒的幾個貿易家族,這幫阿三有一半是“中吹”,另外一半也不講究,但也能溝通,還沒有反中入腦。

  張浩南的策略很簡單,集中力量做好滿剌加公關即可,漢語媒體的影響力,滿剌加是東南亞核心,星家坡並不重要,搞定政企項目即可,消費市場哪怕放棄也沒有關係。

  用流求那邊同行來講,就是“鼻屎大的國家”還真是事兒多。

  所以蘇姜的唱片,在東南亞就出現了兩種情況,滿剌加的熱度要高一些,星家坡的熱度基本沒有。

  只不過國內宣傳的時候,媒體非常不專業,報道也不精準,籠統一個“蘇姜新唱片在東南亞受到熱捧”,導致一般老百姓根本無法區別這裡面的有效信息。

  實際上在民間多有以為星家坡是個“親華”國家,就是因為吃了宣傳部門工作失誤的虧。

  不過星家坡政府對張老闆那是相當的歡迎。

  原因很簡單,張老闆從星家坡賺到大錢的能力可能沒有,但讓星家坡賺不到大錢的能力不但有,而且很大。

  “滿剌加海盜”培養成本低得很,張老闆只要願意,從平壤走私一批火箭筒,就能讓不少“窮哥們兒”攥著拳頭興奮地大喊一聲“yes!r!p!g!”。

  政客們之間的分贓需要時間,所以張浩南並不著急一年半載的,明年蘇姜上春晚,就非常合適,畢竟明年星家坡也會開通“熊貓衛星電視”業務。

  星家坡諸多傳媒娛樂公司,也非常迫切開通衛星直播、轉播業務,而剛好明年還有一顆備份星上天,到時候張老闆手裡就有三顆衛星,這三顆衛星就是純“現金奶牛”。

  中間人是香江的傳媒巨頭,沒有不列顛資本,合資公司設在濠鏡澳,在旅遊線路的籌備上,衛星通信、衛星電視是基本配置,而有這個資源的國家,全球只有四個,不列顛不在其中。

  弗蘭克的發射成本理論上最低,實際上最高,再加上衛星接收設備價格高昂,反不如用毛子貨,但毛子售後就是一坨屎,於是在東南亞地區,無非是阿美利加設備和中國設備二選一。

  華人社區不管再怎麼“反華”,只要還受傳統文化影響,那麼在內容適配上,終究只能跟著文化母國混,以前還能找流求地區,但隨著技術革新以及香江影視內容的大衰退,東南亞華人社區也在對內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