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37 普通人,騷操作



            “入孃的少拿點!!”

“叫你娘個叫,老子就抓了兩把你就叫,再叫我直接拎走。”

“……”

外地有些村幹部送過來的乾貨炒貨,張浩南到了徐振濤家裡就是往口袋裡裝,他穿的大衣本來就口袋深,裝個三五斤不成問題。

這種“賊不走空”的派頭,讓徐主任終究沒忍住叫喚了起來。

徐振濤鎮上的房子還住人,女兒去市區讀書了,所以現在就是他一個人住,平時就當辦公室,迎來送往就在這裡接待。

外地來的朋友現在也熟悉,只要被徐主任請去家裡吃頓飯,那是真拿你當朋友了。

元旦一過,旁邊澄江、綦江、江皋的基層幹部,多有產業上互相交流的,很多村裡的帶頭人,就是村辦企業的負責人,怎麼做高附加值產業,這是個很麻煩的事情。

不過現在“沙食系”做高端副食品很有一套,國際上的經驗摸索出來之後,倒也不需要繼續在國內營銷內卷。

因為“進口的”等於“高端”等於“牛逼”,這是此時社會上主流的普遍認知,“沙食系”做的很多產品系,根本不需要二級市場的營銷,做好大區推廣就行了。

就像張浩南拿到了“龐蒂亞克”之後,“熊貓大陸”上那些受過高等教育的牲口們,也難以免俗地吹捧“汽車文化”,對“汽車文化”不熟悉的,則是通過《霹靂遊俠》來講“童年情懷”。

與之有共通之處但卻相反的,則是二十年後互聯網上無視國家工業化進程艱辛歷程,輕飄飄地拿“自有大儒辯經”來自我精神滿足,完全是兩種不同的存在狀態。

沒有經歷過真正工業化生產活動的小知識分子,其實很難理解此時“知恥而後勇”的精神態度,其現實對照更是令人窒息的國際外部環境,稍有鬆懈,就是精神上投降認輸,在這種特殊環境下,造就的“猛男”群體也算是新世紀的一個小高潮。

真的猛男,不需要什麼辯經不辯經。

雄關漫道真如鐵,這是猛男們的日常;而今邁步從頭越,這是猛男們的態度。

徐振濤這種鄉下土鱉,也算是一種縮影,如果沒有張浩南的出現,他也能混得不錯,但絕對沒有現在這麼堅決,這麼毫不猶豫,甚至比很多工程院中抱著“拼死一搏”想法的院士們,還要堅決得多。

這種堅決的信心源泉,就是“張浩南”的有無。

有“張浩南”,那就不需要想得太多;沒有“張浩南”,那就是前路迷霧重重,需要小心謹慎地分辨風險。

說到底,徐振濤就是個基層鄉土爬起來的普通幹部,沒有什麼神奇的地方。

他只是一個普通人,跟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一樣,只是個普通人。

和徐振濤類似,對此時沙城周邊地區的新生代農村帶頭人而言,張老闆就是“排雷兵”,節省了他們太多冒險的成本。

只不過他們想要直接跟張浩南合作,體量太小,所以基本上還是以大橋鎮為紐帶,但對張浩南的感激,卻也沒有摻假。

雖不至於逢年過節去吾家埭問個好,但在大橋鎮這裡,送點土特產過來熱鬧熱鬧還是常有的。

鈔票對現在的徐振濤來說,夠用就行,再多也就是廁紙,所以他並不收錢,不過有什麼好吃的,那還是爽快地笑納。

反正姓張的畜生聞著味兒就會過來“打游擊”,要是感覺不錯,有些土特產就能納入產品試驗名單。

比如綦江的“茨菇”,現在就是一個規模不小的產業,而且商品利潤不低,大頭收入並不是生鮮市場,批發現在也不太願意走量,更多的是“預製菜”系列。

其中“茨菇燒肉”“茨菇燜雞”這兩樣,前者在倭奴賣得很好,關西地區一年也有一兩千萬的純利潤;後者是出口南朝鮮,然後南朝鮮一家連鎖超市為了賺得更多,還簽了一份oem合同,利潤率不高,但總利潤還在“茨菇燒肉”之上。

因此綦江幾個做起來的村莊,元旦就專門送了兩筐新鮮茨菇過來,洗得乾乾淨淨,隨便水煮一下就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