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禪師 作品

739 三下五除二


                  第739章三下五除二

  比如沂水市下轄的沂平縣,號稱“魯南糧倉”,但過去兩年多,靠近兩江省的農戶,都跟著彭城、鬱州的“農村供銷合作社”跑了。

  形成過程比較複雜,但跟“農村供銷合作社”快速更新採購牌價有關,所以導致有些沂平縣的鄉村幹部,稍微腦子活絡一點的,就在隔壁省最近的“農村供銷合作社”常駐自然村設立了聯絡點。

  其實就是一包煙的事情,讓當地村裡的熟人定期看一看,然後打個電話就行。

  這就讓鬱州、彭城的有些村莊,形成了跨省的農村級“期貨市場”。

  價格只要不是太懸殊,能賣給“沙食集團”,肯定會選擇“沙食集團”。

  早先合作不怎麼愉快,因為“沙食集團”採購要求極為苛刻,有些覺得兩江人胡扯叼的農戶甚至是村幹部,也停了一個季度。

  之所以就停了一個季度,那是因為三個月也能出一茬別的菜,在這個過程中,本鄉本土二道販子以及“菜霸”的貪婪,再次讓他們受不了。

  量賣得多,錢反而少了,這賬再怎麼算,也不可能還只追求多賣貨,“沙食集團”的要求雖然多如牛毛,可給錢是真的爽快。

  最重要的一點,“沙食集團”能組織超大規模的物流車隊進入沂平縣。

  這還又解決了沂平縣另外一個痛點,早些年組織大車非常困難,因為大貨車司機為了多賺錢,不裝滿是不走的。

  可“沙洲物流”不同,因為溝通效率高,新派發的“西格爾”牌手機,甚至內置了pp聊天器,有gprs也夠用了。

  所以當地有多少噸的貨,基本上就是準備多少車,再者“沙洲物流”在沂平縣本身就有工作站,跟“吾家農機”是同一個場地,維修保養常駐停靠都有完整的隊伍。

  倘若派車數量欠缺點,工作站值班的大貨車,也就是出車加個班的事情。

  因此圍繞這個工作站,自發地形成了一個散貨交易市場,沒有跟“沙食集團”籤合約的農戶,多有直接在這裡組團賣貨,有些農村帶頭人也確實有水平,在外地的批發市場談妥了合同,就讓村裡發貨,直接從“沙洲物流”叫車,價格高一點,但也沒有高到不能接受的地步,最重要的是,算總賬,其實浮動也就一兩個點。

  “沙洲物流”對“漂沒”查得非常嚴,跟車跟單工資也不低,不差那點小錢。

  一趟貨,順個一噸多的蔬菜才算對得起那點獎金,腦子進水了搞這種沒必要的爛活兒。

  再有就是“沙洲物流”在沂水市全域招的退伍兵極多,大多都是駕駛員、跟車員、倉庫裝卸工、叉車工,本鄉本土口音一致,聊起來也痛快,有些村幹部信任“沙洲物流”的原因,往往就是跟車跟單的人是老鄉,個別情況還能遇上一個村的。

  說知根知底肯定談不上,但本能地就親近,這是不一樣的。

  海岱省做農副產品出口的部門,跟省府大院說找一下張浩南,不是純粹“燒香拜佛”,有那個群眾基礎在。

  今天張浩南叫上徐振濤、陳文林一起開會,海岱省那邊沂水市農業局以及沂平縣農業局的主官,其實也在。

  這種行政級別跨度如此之大的小會,兩江省這邊已經不怎麼新鮮,但在海岱省還是小規模嘗試,畢竟從業務量來說,省府大院每一天的時間安排都很金貴,如果不是真到一定的重要性,委實沒必要浪費省府大院的行政資源。

  會議推進很快,打過招呼之後,徐振濤就作了發言,他畢竟是“現代化農業開發區”的一把手,論級別,還在陳文林之上,跟沙城副市長齊平,沂平縣的縣長,也就跟他一樣。

  “……從供需角度來看,去年海岱省八種蔬菜出口一公斤均價是一塊六毛一分,跟南朝鮮、倭奴的需求量是倒掛的,不符合一般市場經濟規律。要知道,海岱省去年蔬菜出口量是全國第一,但在毛利上,跟排名第四的閩越卻差不多。這說明了出口商品組合,有結構性問題……”

  隔著屏幕,徐振濤也不怕海岱省的同僚衝過來揍他,該說就說,當然他尋思著就這會議,想要揍他的,應該也沒資格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