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蘇軾

 [叮叮——]

 功德名單上的人進行提問竟然會有提醒。

 而且天幕還實時進行了功能權限更新——由功德名單上的人進行提問之後,除天幕評估選出的最優解答案外,提問者可再自行選擇一條滿意回答,額外也可獲得相應功德值。

 "還能這樣?"

 劉徹搖搖頭嘖了一聲: “不過這倒是更有意思了。”

 相當於除了被天幕承認之外,還能被上了功德名單上的人認證能力如何。

 儘管可能有個人喜好的因素在,但是誰又能否認被選擇上,不是另一種變相的能力證明?更何況現在這個提問者……可是那位秦始皇。

 看看,只才轉眼間,就已經有了好多答案留言了。劉徹摸了摸下巴,又叫人把桑弘羊叫來。

 “愛卿也答一下吧。”

 桑弘羊: ".…陛下?"

 難道他做的事情還不夠多?哪有空回答這些……而且看似還不能隨意回答,必須得拿出十二分的精力才行……此外更關鍵的是,他是不是還得先學一下策論相關的規格模式?

 劉徹可不管桑弘羊內心在想什麼,直接拍著人肩膀道: “愛卿可是在理財上很有一手,應該能回答這位秦皇的問題。"

 "朕非常信任愛卿的能力。"

 “你看這宋朝人的回答數量雖然居多,但我們大漢有愛卿在,決計也差不了什麼,愛卿你說是嗎?"

 言外之意就是,我們大漢怎麼能比那宋朝差。

 尤其是這位秦始皇提問之下,既然會提出此問題,必然是需要去解決的問題以及情況,既如此,該是展現他們大漢實力的時候了,也叫那秦始皇看看,他手下可也是能人輩出。

 桑弘羊: "……"

 他還能說什麼,只能點頭應是了。

 從來沒有一刻希望自己身上的事情這麼少過……太忙了,真的太忙了。也許他抽空也得做一下養生操了。或許可以跟小霍將軍取取經?

 唐朝李世民時期。

 見到嬴政提出的那個問題,李世民也將長孫無忌等人叫了過來。

 "朕看這宋朝人倒是回答得

 很踴躍,但我大唐能人輩出,對於這種問題,怎能落於人後?"李世民態度和善的看過去: “諸位愛卿怎麼看?”

 "不如都試著回答一下如何?"

 畢竟是由這位秦始皇親自提問的問題,他親自來回答不太合適,但由他之下的大臣來回答,就很合適了。

 只不過既然都要回答了,那必然是要有所得才是。

 否則的話,他這盛世大唐,如此能人輩出,若是比不上其他朝代,那豈不是有些丟了臉面?

 儘管李世民沒說出後面這些話,甚至表情還很和善,但在場的文臣,哪個不是人精,又怎麼可能聽不出來李世民真正的想法………不過他們想的也是一樣,既然要回答,自然是不能落於人後才行。

 “陛下放心,臣等自當竭盡所能。”

 李世民滿意嗯了一聲,笑著點了點頭: “那朕先道一句,諸位愛卿辛苦了。”然後邊聽著天幕,李世民又突然話鋒一轉——

 "說起來,這所謂‘唐詩’和‘宋詞’,是否有可比性?"

 "諸位愛卿覺得,我大唐的詩作,和這宋朝的詞作相比,孰優孰劣?究竟誰能更勝一籌?"長孫無忌等人互相對視一眼: "這……"

 他們當然願意說自然是唐朝的詩作更勝一籌,但如此直白說出來,就顯得有些那什麼……會不會太自視甚高?

 魏徵在此時倒是反應極快,站出來率先開口道: “陛下,我們大唐可是有那李白和杜甫。”“是也,還有那孟浩然和王維。”

 “那詩鬼和小李杜也很不錯,和宋朝相比,我大唐足可是人才輩出。”李世民又是點了點頭。

 其實他問這話倒也不是要攀比什麼,而是一直聽天幕講到這裡,好像這宋詞對比他大唐的詩作來,總還是少了點什麼,可既然唐詩和宋詞能並列,總不至於就是如此——

 【在柳永之後,我們要再來介紹一位和柳永同時代的大文豪。】

 【先前說了,柳永屬於婉約派,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而婉約派是最先出現的,數量也最多,但宋詞可不止婉約派一種,既然如此,開創了其他詞作風格的詞人又是誰呢?】

 【這位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講的——開創了豪放和曠達寫詞風格的,在宋朝文壇

 上,足可以被稱為“大神級別”存在的,同時又被後世譽為“詞宗”的,以及有著多個別號稱呼的大文豪——蘇軾。】

 【為什麼說蘇軾是宋朝文壇上“大神級別”的存在?】

 【因為如果說唐朝兩個頂級詩人是李白和杜甫的話,那提起宋朝文壇上的頂級存在,那就一定是蘇軾了,而且據說有一次宋神宗問身邊大臣,說蘇軾之才可以與哪位古人比肩?眾臣議論紛紛,提的最多的就是李白。】

 【而後宋神宗一錘定音道: “李白有軾之才,無軾之學。”】

 眾唐人: "……???"

 臉呢?就這麼自信?!

 唐朝李世民時期。

 聽天幕說到這裡,李世民和幾位大臣也是驟然間有些沉默。說李白有蘇軾的才氣,卻沒蘇軾學識廣博?

 他們的詩仙李太白可是能作出《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將近酒》,《行路難》那麼多首千古佳作來的!

 你宋神宗倒是真敢說!

 【蘇軾有多博學?客觀來說,在寫詩方面,蘇軾和黃庭堅並稱為“蘇黃”,在寫詞方面,蘇軾又和辛棄疾並稱為“蘇辛”,而在散文方面,蘇軾又和歐陽修並稱為“蘇歐”,同時他們也還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二的文人。】

 【還有在書畫方面,蘇軾和黃庭堅,米芾,以及蔡襄並稱為“宋四家”,除此之外,蘇軾的《黃州寒食帖》可是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之一,另外兩個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了。】

 【所以可見蘇軾在詩作,詞作,散文,書畫等方面,都可堪一絕。】"喔?如此聽著,這位蘇軾可當真是強悍。"

 劉徹純屬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尤其看這唐朝人和宋朝人爭辯得越發激烈,若不是一發言就自動顯示身份姓名,他可真想親自上個場,也發表一下看法才行。

 嘖嘖,這會兒提到李白和蘇軾,將兩者相提並論,竟是爭辯的更厲害了。唐朝那邊多是不服的。

 哪怕天幕說了這蘇軾的諸多“並稱名號”,也依舊無法說服太多唐朝人。倒也是,畢竟這文人要拿作品說話。現在這蘇軾的詞作可都還沒出來呢,也不知究竟會優秀到何種地步?

 【唐宋八大家裡面都有誰,大家還記得嗎?】

 >【這裡面可是有三位姓“蘇”的,即蘇軾,蘇轍,還有蘇洵。】

 【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轍是蘇軾的弟弟,是的,這一家父子三人,可都是宋朝的大文豪,並且合稱為“三蘇”。】

 【有這樣的家庭氛圍,蘇軾年輕的時候可也是年少有為,而且早早就跟著父親還有弟弟一起,去到都城開封要參加當時的科舉考試,並且在當時還發生了一件趣事——】

 【據說那一場科舉考試的主考官是歐陽修,而那時的宋朝科考不是糊名制度嗎,然後歐陽修見到蘇軾的文章,簡直驚為天人,但歐陽修卻以為這章試卷是自己的弟子曾鞏的,也就是同為唐宋八大家的曾鞏。】

 【於是為了避嫌,歐陽修就給了這張試卷第二名的成績,結果最後才發現,這張試卷的作者,竟然是年紀輕輕的蘇軾。】

 【不過也是因為此,蘇軾結識了可以稱得上是他伯樂的歐陽修,還稱歐陽修為自己的老師,而歐陽修也很賞識蘇軾,並且因為歐陽修為蘇軾的宣傳和造勢,這使得蘇軾一下子就在當時的宋朝文壇出了名。】

 秦王宮。

 嬴政一邊閱覽在他的提問之下,那不斷湧現出的答案,一邊聽著天幕之言。聽到這裡時,就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開端簡直莫名的熟悉,一開始仕途彷彿很順利的樣子,那接下來….

 【歐陽修的《梅聖俞詩集序》中出現過一句話——"然則非詩之能窮人,殆窮者而後工也。"】【這句話演變出的一個成語叫做“窮而後工”,放在詞上,也可以說是“詞窮而後工”。】

 【也就是說當時的文人認為這人越是窮困不得志,詩詞就寫得越好,所以按照這個定理……在宋朝文壇上是“大神級別”的蘇軾,可想而知他的仕途有多坎坷和跌宕起伏了。】

 正準備進京趕考的蘇軾: "……"

 心情複雜,極度複雜。

 蘇轍挨在兄長身邊: “那我們還去嗎?”

 父親蘇洵揹著手,教訓兩個兒子: “去,為什麼不去?有天幕之言,一些事不就可避免了嗎?”蘇轍: “可天幕說‘詞窮而後工’誒,為了兄長以後在文壇上的地位,要不然還是不——”話還沒說完,後腦勺就被蘇軾給拍了一下子。

 />

 蘇轍頓時笑起來,拍著兄長肩膀: “好的好的。”"不管怎麼樣,兄長都是這個!"然後朝著蘇軾豎起了大拇指。

 被弟弟如此調侃,蘇軾立即又要去拍人。兩人到底都年輕心態,對天幕所說擔憂影響不大,心態竟還都不錯。

 蘇洵在旁邊看著搖了搖頭,然後自己再認真繼續聽下去——

 【提起蘇軾的仕途坎坷之路,和當時的“王安石變法”是分不開的,因為關於“王安石變法”,我們先前也提到過,有學者認為,蘇軾總體上也是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不過他反對的是這變法太急了,認為應該循序漸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