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何君 作品

第899章 殖民地大聯動(六)

  納粹政府早就組織起了女性聯合會之類的社會組織,這個組織正在良好運行。在華盛頓街頭,裡賓特洛甫也看到了類似組織的海報。

  除了女性組織的海報,美國徵兵海報,裡賓特洛甫還看到了護士徵召海報,還很新。可見美國的戰爭損失已經到了現有的醫護人員數量出現不足的情況。美國政府得臨時抱佛腳,緊急徵召人員。

  美國國務卿赫爾大概能猜到納粹德國此行的目的,果然如他所料,抵達下榻的酒店後,裡賓特洛甫很快就與赫爾舉行了會議。提出了美國加大供應德國戰爭資源的請求。

  羅斯福內閣已經認真討論過當下局面,也有人認為應該由德國打破僵局,從而吸引中國在歐洲方向上力量。德國陸軍驍勇善戰,如果德國陸軍能夠攻入中東,反過來開闢亞洲戰場,應該可以消耗中國的力量。

  所以赫爾向裡賓特洛甫提出了一個問題,“部長先生,您認為德國有能力佔領印度麼?”

  裡賓特洛甫沒有立刻回答,因為在出訪前,他與德國外交部人員就有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過分析。美國國務卿赫爾提出的問題,就在這些問題之中。裡賓特洛甫認為當下德國高級將領中,最有戰略視野的乃是曼施坦因。所以通過希特勒,將一部分關於戰爭的問題交給曼施坦因,請求他對這些問題做出回答,以備此次外交行動中的參考。

  曼施坦因認為,德國或許有能力佔領印度地區西部,但是佔領了印度地區西部後毫無作用。別說佔領印度西部,就算是佔領了整個印度,也不可能動搖中國的戰略。

  見美國國務卿赫爾暫時沒有其他問題,裡賓特洛甫才答道:“難道美國認為中國的戰略核心是控制殖民地麼?”

  這個回答讓國務卿赫爾有些觸動。美國參謀聯席會議也對支援德國進行了分析判斷,現在事實上處於參謀長聯席會議領導地位的麥克阿瑟表示,“同盟國遭到的最大威脅來自於海上,只要中國海軍繼續擁有如此巨大的優勢,哪怕丟掉印度,也不影響中國繼續維持當下的攻勢。

  如果想真正扭轉局面,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讓蘇聯選擇中立。只要蘇聯中立,中國即便不拿出大量軍隊防備蘇聯,也不得不單獨維持現在的戰爭規模。那時候德國數百萬精銳部隊就可以在歐洲南部發揮戰鬥力。”

  從戰略角度看來,赫爾認同麥克阿瑟的看法。但是現階段想讓蘇聯中立,德國就必須做出巨大讓步。為了讓德國做出這樣的讓步,美國就必須付出巨大的代價。赫爾很想完成這個任務,但是赫爾發現自己的能力好像完全不足。

  但局面至此,赫爾不得不提出美國的看法,“如果蘇聯同意退出戰爭,德國希望得到什麼?”

  裡賓特洛甫聽到這個問題,心中對曼施坦因的欽佩又增加了幾分。到現在為止,曼施坦因與其他德國高級將領不同的地方在於,他敢於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那份問題中,曼施坦因在“如何應對中國進攻”的問題後給出了回答。那就是逼迫蘇聯退出戰爭,讓德軍有能力騰出手來對付中國軍隊。

  為了達成這樣的目標,曼施坦因認為可以雙管齊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攻克聖彼得堡以及莫斯科,在這個過程中給與蘇聯紅軍沉重打擊。再通過建立緩衝國,解決德國東部威脅的方式逼迫蘇聯退出戰爭。

  只要蘇聯退出戰爭,虛弱的蘇聯很可能就會成為中國的目標。蘇聯加入同盟國陣營,無疑是對同盟國的重大好事。

  即便何銳政府有足夠的戰略定力,並不對蘇聯下手,蘇聯在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成為中國的幫手。這時候,同盟國與中國的實力差距將大大縮小。讓兩線作戰的中國不再具有那麼巨大的優勢。

  對於德國來說,則可以充分整合北歐與中歐的資源,為接下來與中國的戰爭做準備。

  有了戰略家曼施坦因提出的思路,裡賓特洛甫認為自己理解了赫爾的看法,就用質疑的神色與語調問道:“難道美國方面已經與蘇聯達成了什麼協議麼?”

  身為同盟國一員,美國私下與蘇聯達成協議是種醜聞。美國國務卿赫爾當即表示反對,“美國並沒有和蘇聯達成協議。”

  不過眼下的戰況如此,羅斯福政府必須讓局面向著對美國有利的方向發展,赫爾繼續說道:“美國依舊認為,有必要團結白人世界,應對當下的危機。”

  “德國很期待白人世界能夠團結起來。但是不能因為要團結白人世界,就犧牲德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