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何君 作品

第920章 非洲真正的解放(十)


                 吳有平看何銳心情不錯,也就想多聊一會兒。但有人敲門,開門後一位專門分配給何銳的醫生走了進來。醫生雖然只有30來歲,言語也非常客氣,“總理,主席該休息了。”

  聽到這麼強硬的話,吳有平知道自己大概是沒辦法讓醫生妥協。此時何銳撐著桌邊站起來,吳有平下意識的走上前幾步,就聽何銳說道:“非洲人也是人,人類社會發展自然有其規律,生產力水平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發生激烈變化的階段,社會文化就會為社會變化提供服務。所以,我不認為我們要過多幹涉非洲的發展過程。”

  說著,何銳緩步向書房門口走去。吳有平跟著何銳走向門口,心裡面還是覺得機會難得,便答道:“現在不給非洲植入中國的因素,會不會讓非洲在之後的發展中繼續受到歐洲的影響。”

  “非洲兩千年前就開始受到羅馬的影響,現在的非洲人中有幾個知道羅馬的?哪怕是在埃及,直到當年埃及與羅馬關係的人能有幾個?”何銳問道。

  吳有平能讀懂何銳的方法論,便說道:“我也認為非洲的經濟發展,受教育普及後,人民就需要全新的歷史教育。這種時候確立中國的影響,對我們未來的工作會比較有利。”

  何銳搖搖頭,“提起新中國,人民能立刻想到的是1924年中國再次完全統一。難道因為我們這些人當年當過滿清的臣民,人民就認為我們和滿清是一路人麼?

  非洲也一樣,只要非洲人民承認了存在一個新非洲,並且真的在非洲的新時代中有著更好的生活,非洲的思想就有了自己的根。至於非洲未來發展,我們不用認為非洲的發展能夠超越人類認識世界的基本規律。

  趕走了殖民主義,建立起非洲本地的民族國家,並不等於非洲舊不會陷入內亂乃至於戰亂。問題只在於非洲能否在一次次的動盪中學到什麼。不悱不啟,不憤不發。在那種時候,才會有非洲一部分人的真正反思,那時候才是我們向非洲提供解決他們當時問題方案的時機。”

  “主席的思路……呵呵……太保守。”吳有平調侃道。

  何銳在樓梯口停下,“呵呵,我本就是個保守主義,我說了不少次,同志們卻不肯接受這麼一個事實。不管同志們怎麼看,我的想法都不變。最終吸引非洲人民的必然是我們提供的生活方式。”

  吳有平知道何銳不會改變主意,便答道:“主席,我便告辭了。”

  走到樓梯半層拐角處,吳有平抬頭看了看何銳。就見何銳依舊站在樓梯口,吳有平抬手向何銳揮手道別,便走出了人民路7號的主席官邸。

  回到車上,吳有平立刻讓司機趕緊回國務院。既然何銳做了決定,吳有平就只能選擇服從何銳的看法。因為吳有平的看法也不是代表大多數人的看法。

  這種程度的分歧對現在的中國來說根本不算事。房地產政策的改變在很短時間內就增加了上百萬套的銷量。各個房地產公司大量修建的房屋更是將有些過剩的原材料產能變回到產能不足上。

  現在黃河流域的沙子從黃河中採集,長江流域的則從洞庭湖這種水深不足的天然砂子沉澱場獲得。水泥生產需要的大量石灰石等基礎礦產對中國來說並不匱乏。

  比較為難的原本是鐵礦,但是這麼巨大的需求所產生的缺口則意外的由澳大利亞西部鐵礦產區得到了不少填充。為了每年從澳大利亞運回上億噸鐵礦石,連基礎建設與產業佈局都需要調整。

  吳有平想到經濟發展就感覺到壓力很大,想維持這樣龐大的內需就得獲取巨大的資源。但是現階段為了滿足需求而催生出來了龐大產能終將過剩。那時候又該怎麼面對如此巨大的壓力呢?

  此時春節剛過,大量需求統計潮水般傳向國務院各部委,吳有平回到辦公室後繼續開始看文件,很快就沉入這樣的閱讀和數據分析之中。中國現階段最強的部分在於有了產業鏈的概念後,很多生產組織就可以進行頗為理性的調配。

  吳有平很快就沉醉於這樣的享受裡。即便意識到現在的中國正快步走在通往世界霸主的道路上,但是親自通過數據來感受這種發展,令吳有平相當沉迷。吳有平現階段實際上已經半退休,他已經有了足夠的時間來享受自己的夢想逐漸變成現實的暢快。

  李潤石就沒有這樣的餘暇。他聽過關於吳有平向非洲注入中國文化基因的看法,當時就認為這想法的確抓住了相當一部分內容的問題,但是太過於一廂情願。

  想到這樣的建議大概不可能被何銳接受,李潤石也就不當回事。而李潤石所考慮的內容恰好是非洲的戰役。如果戰爭打到1945年,李潤石覺得歐美肯定完蛋了。但是現在不過是1944年開始,真正的一系列大決戰剛即將開始。該如何提升世界人民解放軍,這就是李潤石和軍委需要考慮的問題。

  此時的北非戰場上,英國後勤承受著空前的壓力。中英在北非的天空中進行了大規模交戰。雙方都損失了大量戰鬥機,丘吉爾內閣此時接到北非戰區司令官蒙哥馬利請求更多戰鬥機的懇請。

  英國國內航空業已經算是連軸轉,但英國一方面要維持在加拿大的戰爭,還要維持在北非的戰爭,當下的英國飛機制造企業已經用盡了所有力量提升生產,卻還是沒辦法如願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