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 作品

第68章 最後一道保險


  自從魯爾區危機發生後,克虜伯公司的工廠遣散了大部分工人,一直處在半停工的狀態。

  這種狀況自然不是因為經營不善,由於《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國內的軍火市場近乎沒有,克虜伯公司一度只能向外國市場出售軍火。

  在最艱難的時候,克虜伯公司甚至還要開闢一些手工業市場維持生計,往日生產殺人利器的生產線現在用於生產精美的玩具。

  不過在古斯塔夫·克虜伯看來,這些都只是暫時的,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家族是一個軍火製造世家。

  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決心使克虜伯廠準備就緒,在指定的時刻,再次為德國的武裝力量工作,不失時機,不丟掉經驗。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克虜伯在荷蘭秘密建造潛艇船塢,在瑞典偷偷地改良火炮。

  現在,他又在斯特拉瑟的指導下製造新型武器。

  去年來自第一師的訂單讓克虜伯公司活了過來,過去冷冷清清的工廠現在重新運轉起來。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蘇丹小說網

  克虜伯公司的工人們都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畢竟幾年前魏瑪共和國通貨膨脹所帶來的慘狀還歷歷在目。

  他們以極高的熱情和充足的幹勁生產武器,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第一步兵師就基本上完成了新式裝備的換裝。

  當然,生產效率過高也不是沒有壞處,斯特拉瑟一度為了如何阻止克虜伯公司的武器流向市場而發愁。

  為了應對內戰爆發的狀況,他打算確保第一步兵師在1926年對於德國所有其他部隊有裝備上的碾壓優勢。

  此時的第一師確實有這個資本,他們擁有接近兩萬的兵員,其他國防軍的部隊訓練有素,而他們更加訓練有素。

  第一師的裝備配置也是豪無人性,斯特拉瑟砸了一堆錢下去效果顯著。

  在國防軍標準編制的基礎上,第一師人手一把stg-44突擊步槍,總共擁有100多門野蜂自行火炮,還擁有超過300輛二號坦克,再加上各種輕武器,戰鬥力毫無疑問是國防軍中最強的。

  斯特拉瑟曾經跟隆美爾等人討論過第一師可以在正面擊退多少個師的兵力,在經過了嚴謹地分析後認為第一師不應該跟傳統的步兵師打正面作戰。

  第一師雖然有大量的火炮可以進行陣地戰,不過以第一師手中掌握的裝甲力量,更適合他們的是運動戰和遭遇戰,不用自己的高速機動能力而是選擇正面對壘,簡直是對裝甲車和坦克的暴殄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