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 作品

第253章 毒氣徵糧


7月本來是烏克蘭秋收的季節,只是今年這個季節染上了1抹血色。

由於烏克蘭農民跟布爾什維克之間因為爭糧問題產生的矛盾,雙方1直大小摩擦不斷。

從1開始烏克蘭農民在加入集體農莊問題上的拖拖拉拉跟上繳糧食時的不情願,發展到後來,雙方甚至大打出手。

當地的蘇維埃派出了由契卡組成的徵糧隊對烏克蘭農村進行了徵糧。

他們帶著機槍跟裝甲車以理服人,有力說服了頑抗的農民。

作為回應,烏克蘭農民也自發組成了自衛隊,用自制的土槍、土炮熱情的歡迎了遠道而來的徵糧隊。

雙方在烏克蘭的黑土地上打成1片,可謂是軍民和諧。

事情發展到這個程度,其實還在可控範圍內,只要蘇共中央及時調整徵糧的措施,改善1下他們的工作能力,那還是能夠挽回雙方之間僵持的局面。

畢竟斯大林也不是傻子,1點活路也不給人家,把人家逼到敵人的位子上,那是笨蛋才會做的事情。

但是非常明顯,這種在蘇聯各地都司空見慣的事情並沒有上報給莫斯科方面。

斯大林接到的信息只是說明各地都順利完成了徵收糧食的份額,偶爾因為工作態度上的問題會產生1些小小的矛盾。

斯大林以為這些小小的矛盾只是雙方對於徵糧的具體數字有1些不同的見解。

殊不知現在蘇聯內部工農之間的矛盾已經非常劇烈了。

1方面是因為以布哈林為首的反斯大林集團有意篩選了傳達到莫斯科的消息,他們不敢封鎖莫斯科,但是對於外界傳遞而來的消息都做了1些手腳。

這也很好的解釋了,為什麼在農業集體化過程中他們的小動作沒有被斯大林發現。

另1方面,也是因為這些問題在蘇聯工業化過程中,可謂是司空見慣,對農民的壓榨過深是從1開始就存在的問題。

布哈林只是把這個過程擴大化了而已,就算有人發現了,也不會覺得布哈林是為了反對斯大林。

恰恰相反,布哈林正是在堅持執行斯大林的政策才導致了現在的情況,沒有人比他執行的更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