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 作品

第256章 下一個幸運兒


在斯大林為了蘇維埃內部的問題而焦心的時候,遠在柏林的斯特拉瑟也沒有閒著。

在穩定了奧地利的局勢之後,斯特拉瑟果斷把眼光放在了下1個目標上—捷克斯洛伐克。

他開始思考如何在不過分觸動英法神經的情況下吞併這1地區。

捷克——當年奧匈帝國的工業明珠,幾乎承載著當年世界第7強國的全部工業驕傲。

獨立後的捷克斯洛克並沒有像其他奧匈帝國分離出來的小國那樣陷入經濟問題,反而因為甩掉了1大批窮親戚而愈加顯得出類拔萃。

從2十年代到3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富饒穩定,就連1929年席捲整個世界的經濟危機似乎對這個中歐工業小巨人都影響甚微。

然而當1930年,僅僅過了1年之後,斯特拉瑟在德國登臺開始,厄運開始席捲而來。

經濟危機不是放過了捷克人,僅僅是對這片富饒美麗的中歐谷底光臨的步伐慢了1點。

銀行破產、工廠倒閉、民眾失業。

緊跟著德國在斯特拉瑟的帶領下開始從危機中掙扎出來,德國政府採取了1系列的促進出口的政策,德國產品的競爭讓同樣依賴出口的捷克工業復興乏力,在危機中無法自拔。

接著捷克人驚恐地看到德國開始擴軍備戰,斯特拉瑟把手伸向了蘇臺德,1930年在德國的秘密資金資助下,1個叫蘇臺德德意志人黨的政黨贏得了114萬張選票。

德國人和捷克人是1對世仇,捷克就像鑲嵌在日耳曼人版圖上的1塊斯拉夫飛地。

在公元500到600年時,在浩浩蕩蕩的民族大遷徙的尾巴階段,幾支西斯拉夫人部落從這塊富饒的谷底趕走了日耳曼人居住在這裡。

在谷底外圍蘇臺德地區的山地和森林裡埋藏著大量的貴金屬、煤礦和其他礦產資源。

歷代捷克統治者都熱衷於招攬能吃苦又善於開礦的德國移民來開發這裡的資源。

這項政策讓捷克政府的財政上成為中歐的翹楚,但卻是1項引狼入室的舉動——就像當年墨西哥人招攬美國人開發加利福尼亞和德克薩斯1樣。

當這些移民在國境線的另1面有著1批經濟和軍事上更強大,而且侵略成性的同胞時,你永遠也不能希望他們成為順從的歸化者,只能成為1系列噩夢的開端。

在今年的1次公開演講中,斯特拉瑟認為1個國家最好是單1民族國家,1個國家的領土應該儘可能地和民族的居住地相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