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大和封地

  皇家出錢徵購了十來艘加入了艦隊。這個時代的商船跟海船差別不大,因為不需要配置後世戰艦特有的艦炮之類的,商船可以直接拿來作為海戰的戰艦。

  一路沒有遇到大的風浪,他們順利的抵達了大和國南面的難波京海港。

  難波京就是現在的大阪,在宋朝的時候,大和國的京城是現在的京都,當時叫平安京,是仿效長安和洛陽修建的一座古樸的城池,距離大阪不太遠。

  之前平清盛就已經派人先行趕回大和,向百河法皇彙報了本次商談的結果。

  同時向大和的攝政藤原忠通也作了稟報,因為在這個時代,皇權已經逐漸旁落,實際權力主要掌握在藤原家藤原忠通手中,作為八歲的大和天皇的攝政王,地位等同於曹操。

  當然白河法皇還是有相當大權力的,要比漢獻帝要強很多,可以說雙方旗鼓相當。

  因此天皇嫁女兒,尤其是嫁給大宋的皇子這麼重要的事,藤原是必須要參與,而且要起主導作用。

  因此藤原忠通也親自陪同鳥羽上皇,和年幼的崇德天皇一起到難波京迎接大宋使團。

  百河法皇派出鳥羽上皇和崇德天皇親自前往難波京海港迎接大宋使團和宋軍海軍的駐軍。

  禮部侍郎譚世勣作為此次迎親使團的提舉,帶著幾個禮部的精通大河日語的翻譯隨同前往。

  平清盛給雙方做了介紹,鳥羽上皇很激動。恭敬地表達了對大宋的感激之情,對和王的到來表示真摯的歡迎,對大宋派海軍幫助大和抵禦金朝表示感激。

  而藤原忠通作為攝政,也十分巴結討好的表達了對大宋的敬仰和對和王的歡迎。

  隨後由大和的相關官員與韓彥亮商談駐軍事宜,並率軍前往對馬島駐紮。

  接著鳥羽上皇和八歲的崇德天皇陪同和王登舟,浩浩蕩蕩的車隊前往平安京。

  到達平安京的時候,七十四歲的百河法皇帶著文武百官親自出城迎接。

  和王見了他這位老岳父,有些哭笑不得。

  因為百河法皇比和王的父親年紀要大了差不多三十歲,做他爺爺都綽綽有餘,誰又能想到只不過是他的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