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5章 希臘火


                 趙桓對整個高麗的宋軍部署重新作出安排,大部分軍隊都調往北方,駐紮在與金國接壤一線。

  當然基於與金國的良好關係和雙方和平協議的要求,距離實際控制線一百米以內不駐紮軍隊,雙方都按照這個要求來執行,這樣就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軍隊之間各種原因導致的摩擦。

  而雙方的巡邏隊在邊境相遇,也能友好相待,甚至還附贈禮物。

  只是金國人看見大宋軍隊裝備日新月異,十分羨慕大宋的單兵裝備,有單兵帳篷,一人雙馬,吃的喝的都遠遠超過他們,鎧甲又貼身,防護力又好,而且穿在身上還十分輕巧。

  反觀金國人,雖然也擁有一人雙馬,可是用來託運裝備的馬上面託運的東西簡陋寒酸,大部分的將軍士兵都沒有鎧甲,披甲率遠遠低於宋軍。

  而且使用的鐵甲又重又冷,冬天能把人凍死,夏天能把人熱死。

  趙桓到了高麗和金朝邊境視察,然後率軍登船離開高麗,從海陸返回大陸,在天津衛登陸,劉錡親自率軍到天津外海港迎接。

  趙桓率軍入駐幽州,在幽州慰問了軍民,並聽取了劉錡和安撫使關於當地情況的彙報。

  趙桓還抽空接見了投降過來的完顏昌。

  對於完顏昌跟蒲魯虎,趙桓一直沒有封他們的官,但是給予他們足夠的保護,並賞賜了大量的金銀。

  畢竟現在大宋與金國是簽署了和平協議,若是對投降的金國和將領予以重用,大張旗鼓冊封為高官的話,必然會引起金國的不滿,金國人也很可能對逃亡到金國的大宋官員同樣封以高官。

  雙方這樣做,只會導致更多的在當地混不下去的軍官和大臣投向對方,這不是一個好事。

  所以趙桓雖然接納了這兩個人,私底下給予了很多錢財,但明面上卻沒有封任何官職,以免刺激金國,趙桓現在不想動金國,也不想與金國發動戰爭。

  在歷史上,這時期大宋與金國之間處於相對和平時期,因為簽訂了紹興合議,歷史走向是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趙桓不想節外生枝。

  否則突然發動了歷史上沒有的戰爭的話,他是無法預料的,對戰爭的結局就不可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