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751章 打響“絲博會”第一槍

  宴會現場高朋滿座、貴賓如雲,王鴻濤一一向賓客敬酒,和每個企業都攀談了幾句,沒有冷落任何一個投資商。

  而‘絲博會’首日,長安市拿下車企5600億投資,助力長安成為新能源之都的新聞成為今日最火的新聞,“27個項目、5600億元”成為了網絡熱點,大家驚訝長安的吸引力,同時也驚歎長安的潛力,任何一個地方砸下去5600億,對經濟發展能起到翻天覆地的變化,僅基建部分就能讓長安吃的滿嘴流油,更何況這些企業未來的產值,貢獻的稅收、就業等,必將會讓長安的經濟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宴會結束後,王鴻濤特意拜訪了吉利老總李本福。

  寒暄過後,王鴻濤說:“李總,長安以8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生產量,彎道超車眾多城市,摘得全國新能源汽車第一城的桂冠。高速增長的背後,離不開吉利汽車等龍頭企業的拉動,今天又讓大項目、好項目落戶長安,我對李總一如既往的支持表示感謝!”

  李本福笑著說:“吉利汽車作為深耕長安的企業,從2014年起就陸續在長安建設2個整車工廠和1個發動機工廠,並將博越、銀河l7、星越l等戰略產品均佈局長安。從項目建設初期,吉利就主動擔當起全面打造長安汽車產業鏈建設重任,累計引入一級配套供應商28家,二級配套供應商36家,年配套額突破40億元。吉利長安工廠是吉利汽車集團目前佔地面積最大,集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柔性化為一體的4.0智能製造基地,投產至今累計生產整車超27.8萬輛,產值突破330億元。

  很多人看到長安前瞻佈局新能源,鎖定賽道,但同時不能忽略長安在圍繞產業鏈佈局的努力。過去幾年裡,一批創新型企業進入了長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這些企業的發展,不斷壯大著長安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鏈的實力,為長安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更加高效、穩定的配套和支持。

  正如王書記所說,長安確實成為國內產業鏈最全的城市。再加上王書記的引進人才戰略,我們做過統計,今年的長安是新能源和數控專業畢業生的首選地。當人才急速湧入長安市,那些高科技的企業必然隨之跟進,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要務!王書記的執政能力毋庸置疑,我非常看好長安未來的發展,想必很快長安市就會在新一線城市裡獨佔鰲頭!”

  王鴻濤笑道:“李總有信心,那我更得有信心!我要說的是,長安市委和我本人,對吉利的重視程度永遠會是第一等級!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只要是我利所能力的,必將義不容辭!”

  “有王書記這個態度,我就放心了!還以為王書記有了比亞蒂這個新歡,就把我們吉利這個舊愛拋諸腦後了!哈哈!”

  “李總說笑了,希望吉利和長安的合作越來越緊密,同時也希望吉利儘早能成為國內車企的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