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螺螄雞的陸凡兄 作品

第815章 爛尾樓——防治並舉

  以前我們老家也沒法住了,老家房子已經都塌了,還是過去的土牆房。我們沒辦法,我們想回去,但回去沒有房,沒有地方住。

  我實在想不通,當初交了全款,可是住房合同卻一直拿在開發商手裡,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早點交工,我們就安心一點的,反正有地方住嘛。”

  “有地方住”已經成了這棟大樓最大的奢求。

  同樣懷著這樣期望的,還有住在三層的業主,她住在3樓,家裡有三個孩子,在沒電沒水的房子裡住了三個多月。

  業主說:家裡買房子想著住著,我媽現在生病也沒錢給看病。房子下不來,一邊還著月供,一邊還要一家老小的開銷,實在沒辦法了把娃帶過來在這住著。

  一名業主告訴王鴻濤:當時說這個規劃的環境比較好,學區房,又是什麼科技小鎮,又是什麼未來之城,又是什麼溼地公園,有國際醫學,地鐵,再加上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價格,……當時宣傳得非常好,加上價格又比較便宜,咱市區肯定買不起,只有在這買。當時買房子的時候五證齊全,否則我們也不敢買,如今小孫子都長大了,可是房子卻遲遲沒有交工。

  在這棟爛尾樓的一樓,王鴻濤看到了正在忙碌做飯的業主們。

  飯後,年輕一些的業主開始忙碌,他們要為已經入住的鄰居們安裝太陽能燈和窗戶上的玻璃。

  業主給王鴻濤提供了一段自己拍攝的視頻,裡面記錄的是他們找開發商討要說法的過程。視頻中,在開發商的售樓部裡,業主們的身份信息、購房合同散落了一地。

  樓房停工5年不說,還起了產權糾紛,無奈之下,業主們將開發商告上了法庭。最終法院判決認為房屋歸業主們所有,並且要求開發商付給業主們一定數量的違約金。

  王鴻濤看著項目負責人,長安華嶽實業有限公司與長安榮朗置業有限公司的老總,說道:“這是你們合作開發的樓盤,生活在這裡的業主大多是來長安打工的農民工,他們有的掏空了自己所有的積蓄,甚至還向親戚朋友借了很多的錢才買了房子,但是現在就生活在這個沒電、沒水、沒窗戶的爛尾樓裡面,很不安全,他們一直在試圖自救,但是都沒有成功,這樣的生活還要持續多久?他們自救為什麼沒有成功?這一幕,讓我非常心痛,如果這個爛尾樓不能得到有效解決,我這個市委書記就是嚴重失職!”

  雖然王鴻濤沒有大發雷霆,但是說話的聲音是冰冷的,語氣不帶絲毫感情,這樣的情況比罵人更可怕。大夏天的,讓兩個開發商感受到絲絲的寒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