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找選擇 作品

第四零九章 百家沉寂,兵家大世


 擔心歸擔心,談,還是要談的。

 蔡邕換了路線,在最緊張的時刻還到這村落一行,甚至住了好些日子,就為了等到林遠,自然不會見一面就走。

 林遠也想跟這位飽學之士聊聊,瞭解瞭解當下的格局。

 當然,他更想了解的是煞氣的修煉手段,不過蔡邕明顯不會,而這位大儒身邊的護衛,一個個的都跟死人臉似的,一句話也不說。

 看在蔡邕的面子上,他也沒有太強求。

 與蔡邕的聊天很順利,這位大儒對於世界的理解,有著屬於儒門學士的特點,憂國憂民,卻又講究董仲舒的三綱。

 即: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君臣之間已經沒有孔孟那種相互尊重的關係,而是單方面要臣為君做犧牲,強調臣對君要“委身致命”,“善皆歸君,惡皆歸於臣”。

 這是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代價。

 蔡邕身為當世主流大儒,自然也是學的這條路子,林遠不置可否,這些也跟他沒什麼關係。

 他只在意一點,“儒家應該也有自己的武學體系吧?”

 蔡邕神情微怔,似乎沒想到林遠會突然問出這樣一個問題來。

 剛才在與林遠的閒聊中,他已經見識了林遠的知識之淵博,那是幾乎天下地下,近乎於無所不知的狀態。

 沒錯,就是無所不知。

 蔡邕提出的所有疑惑,在林遠這裡都得到了解答,儘管有些答案與他的理念有些不符,但卻一時間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這也恰恰證明了,林遠的道理,有著相當的底蘊去支撐。

 更重要的是,他發現林遠所學,完全不是道門一家之學,還有著許多各家各派的學說。

 其中,也夾雜著對儒學相當精深的理解。

 如果不是林遠身著道袍、仙人氣質濃厚無比,他都不會認為林遠是道門高賢,而是雜家之人。

 不過,和多博而不精的雜家相比,林遠的知識儲備和理解,也不是雜家所能比擬的。

 林遠提出的很多觀戰,都讓蔡邕有一種茅塞頓開之感。

 這種感覺之下,蔡邕就好像在與一位知識淵博的學者一同討論著最感興趣的一切。

 直到林遠問出這個問題,他才恢復過來,目光復雜地看了眼林遠,緩聲說道:“儒家講究君子六藝,有強身健體之術,但沒有殺伐之道。”

 林遠搖搖頭,“也是因為漢光武帝時期之事吧?”

 蔡邕臉色微變,心情沉重道:“道長傳承不凡,知道這件事也屬正常。沒錯,光武帝重建大漢之後,天地靈氣衰退,百家所學皆受到影響。除了……兵家,能使用那煞氣修煉之外,其餘各家各派,大部分傳承,都成為了天棄之物。”

 作為當世大儒,蔡邕對於曾經的歷史,自然知道得更多。

 而作為當世顯宗,儒家的傳承自然不是那些被趕到陰溝裡的其它各家能比的。

 林遠與蔡邕聊這麼多,也是想從蔡邕的口中,得知更多這方天地靈氣與煞氣的隱秘。

 不過,蔡邕似乎不太想談這些。

 面對林遠坦誠的詢問,蔡邕反問道:“道長如此傳承,也對當年之事不太熟悉?”

 林遠笑道:“蔡中郎或許有些誤會了,貧道一身所學的確不少,但對光武舊事,卻也只是雲裡霧裡罷了。若非一位前輩閒聊時說起過,或許貧道還真不知道這種天地大變。”

 那位前輩,自然便是張角了。

 林遠承了張角的情,可惜這個世界中的張角身邊,並沒有帶著他女兒張寧,否則他還真不介意保下對方。

 當然了。

 歷史上的張寧,會在多年以後成為蜀國大將魏延的妻子。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也沒有林遠的影響在裡邊,張寧肯定會活得好好的,直到幾十年以後。

 蔡邕沉默了一陣,緩緩開口道:“當年之事,還是不知道為好。那一位既然沒有與道長細說,想來也是有些考慮的。”

 林遠嘆了口氣,這讓蔡邕有些尷尬,下意識地問道:“道長何以嘆息?”

 林遠認真說道:“早知如此說會讓蔡中郎拒絕,剛才,貧道就應該說一個小謊的。”

 蔡邕頓時滿頭黑線。

 他學儒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像林遠這樣的人物。

 不過道門中人,似乎也的確是這種灑脫不羈的性子,倒也不值得讓人有如何奇怪的。

 噗嗤!

 小丫頭蔡琰一直坐在旁邊,規規矩矩的,像極了一個被封建禮教束縛的可憐丫頭。

 聽到林遠突然開玩笑,她也是沒忍住笑出了聲。

 可她很快感覺到不對,連忙捂上嘴巴,用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蔡邕,好像在說:

 ‘爹爹,琰兒不是故意的,饒了琰兒吧。’

 蔡邕板起臉頰,正要開口時,卻聽林遠笑道:“蔡姑娘如此天真爛漫,著實討喜。”

 “這是老夫的女兒,道長還是別想了。”

 蔡邕突然瞪向了林遠,看他這模樣,妥妥的一女兒奴。

 林遠失笑一聲,衝著蔡琰眨了眨眼睛。

 他那超強的顏值和魅力,在沒有施展武功的時候,也就蔡邕這樣的大儒可以抵抗。

 蔡琰?

 一個兩三歲的小丫頭,早就對林遠的相貌充滿了好感,又感受到了林遠的博學與風趣。

 現在林遠又衝她眨眼睛,她頓時樂開了花。

 雖然還捂著大半張臉,可那雙水汪汪的大眼睛,已經彎成了兩個好看的月亮。

 蔡邕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板著臉起身道:“今日,老夫便叨擾了。”

 林遠這才看了過來,輕笑著道:“那不知在蔡中郎眼中,貧道是否是那欲禍亂天下之人?”

 顯然,他已經猜到,甚至看透了蔡邕的心思。

 蔡邕也不意外,如果林遠連這一點都猜不到,那之前那個讓他佩服的道士,絕對不可能是眼前這一位。

 他認真地看著林遠,緩緩開口道:“若道長願意入朝為官,輔佐陛下,老夫,願代為引薦。”

 林遠明顯一怔,隨即失笑不已,“如果貧道沒有猜錯,蔡中郎現在是被貶之身才對,而且應該是得罪了人吧?”

 林遠對蔡邕的歷史記得不太清楚,但也勉強記得一些。

 再以蔡琰的年齡作為界限,他很輕鬆就能猜到,蔡邕現在應該是外出避禍的時間,而且一避就是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