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一章 廣積糧

其實不只是黃忠想要離開西北戰場,另外還有一個人在西北也待的很不順心。

這個人不是別人,是幽州人徐榮。

如今的徐榮,依舊是暫任司馬,隨同皇甫嵩駐紮在扶風。

前方的功勞沒有他的份,他只能眼巴巴的在皇甫嵩手下空虛度日。

先前,徐榮受到劉儉的舉薦隨同張溫出征,他本以為這次涼州之戰,會給他一個機會,使他大放異彩,名震西州。

但事實證明,徐榮的想法錯了。

在這個時代活著,夢想和現實的差距,個人階層的跨越,真的不是靠個人的能力,就可以隨意改變的。

張溫並不是非常器重他。

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不器重。

其實這事也怪張溫不得,當時他率兵出征,援助董卓和皇甫嵩之際,身邊所跟隨的一眾輔將、校尉、司馬都是各郡之中,最為優秀的軍事人才。

而當中,受到各地郡守或是朝中公卿私下推薦的人實在不再少數。

大漢的戰場過程,在一眾高階官僚的眼中,也是人情債,重用誰或是不重用誰,都是有講究的有理由的。

至少在出身於光武帝鄉南陽郡的張溫眼中,率兵西征的這段時間裡,他沒有重用徐榮這個玄菟郡邊郡人士的理由。

直到張溫受封太尉,返回雒陽,徐榮也並沒有在西州得到多少建立功勳的機會。

最終他和皇甫嵩等人一起,被遣返回了扶風駐紮。

說是駐紮,但在徐榮看來,這就是虛度年華,畢竟他也是快四十歲的年紀了,在這個平均壽命不長的年代,他的人生在普通人看來,已經過去四分之三了。

在這段時間裡,徐榮開始不斷的對自己進行反思,同時他也開始懷念昔日在劉儉手下的日子。

倒不是說,劉儉給了他多大的前途,但是同為幽州邊郡之人,劉儉確實是真心實意的提拔他,委任於他。

仔細想想,這趟涼州之徵來的著實不值得!

經過了好一番左右權衡之後,徐榮終於下定了決心。

…………

自從天子劉宏死後,雒陽城中整體就陷入了一片混亂,表面上來看,袁家似乎得利最多,但劉儉心中清楚,事情遠不是表面上看的這麼簡單。

歷史上袁家,除了袁紹和袁術南北兩大諸侯之外,其他的人其實也在各地參與了群雄逐鹿。

袁遺是山陽太守、袁忠是沛相、袁敘是濟陰太守、袁胤是丹陽太守……各個都可算是一方諸侯。

雖然與現在的情況有些不太一樣,但在套路上,袁家現在的行事方法與現在並沒有什麼改變。

在袁氏中人看來,他們這種佈局或許很成功,原本在歷史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