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二百三十九章 董卓聯合呂強

現在的朝堂之中,董卓與以袁家和楊家等為首的公卿望族你爭我奪,爭權奪利的舉動愈發激烈。

為了能夠完全的掌控朝堂,董卓開始考慮收納一部分涼州的士族進入朝堂,來替換掉一部分“沒有作為”的公卿,以便有效的對大漢朝政進行統治。

但問題是,自古以來,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族,人事權力歷來都是一個集體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如今董卓在京城搶奪了財權和軍權,這在關東士族的眼中也就罷了。

畢竟這種權力,雖然表面上看影響巨大,但只要籌謀得當,並不是搶不回來,速度快的,一夜時間,一場政變就能搶回來。

但人事權力可不一樣,這東西屬於細水長流,靠著時間沉澱來積累,一旦撒出去了,想要收回來可就不是那麼容易了。

袁家和楊家可以坐視董卓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搶奪軍權和財權…但人權不行!

李儒在朝堂上剛剛將這件事一提出來,頓時就遭到了以袁隗和一眾朝臣們的強烈反對。

目前何太后和天子都站在董卓的一邊,他們緊緊的抱住了董卓的大腿,堅定不移的支持著董卓的所有提案。

在天子和何太后此時的眼中,董卓所說的一切,都是政治正確。

雖然他們兩個就硬實力方面跟滿朝公卿確實比不了,但天子畢竟是天下大義的代表,他的站隊,讓董卓底氣十足。

但即使有天子站隊,公卿們這一次也是堅決不讓你!

咱們死磕到底!

滿朝公卿都不同意,董卓如果硬要在朝中或是地方大換血,就要實行強行推動的手段,可一旦強行推動了,後果不言而喻,那就必須要動刀子!

很有可能就是殺個浮屍遍野。

雖然這對董卓來說是家常便飯,不過不到盛怒之時,董相國還不想這麼做。

也不知是不是湊巧,也就是在這個當口,青州今文系的朝臣們在地方的家人聯名,請朝中公卿代為傳話給天子,言劉儉在青州邊境的歷城屯兵,沒有絲毫的進取之心,他根本就不派兵與黃巾賊交手,請朝廷以嚴令催促劉儉快速動手,消滅青州黃巾,解青州之危機。

青州系的今文系公卿立刻寫明奏疏,呈稟尚書檯,但天子在拿到了奏疏之後,直接都轉給了董卓,請他代為批覆。

奏疏轉往相府之後,結果自然可想而知。

所有狀告劉儉的文書,統統被董卓駁斥,理由很簡單——劉儉是奉朝廷軍令前往青州平賊的,而且他還是假節鉞在身,朝廷沒有理由干涉他的用兵,只需在最後問他要結果便是了。

而且董卓以專業的軍事角度,向所有朝臣們解釋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大道理。

在軍事領域,眼下雒陽的朝堂之內,無一人是董卓的對手,更沒有一個人可以在軍事領域上對他進行駁斥。

再加上天子的支持,劉儉“屯兵青州不思進取”的這件事,被輕飄飄的帶過了。

這件事情之後,有一名劉儉的使者悄悄地再度來到了雒陽,向董卓轉達了劉儉的一番“良苦用心”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