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二十五章 現在時機正好

其實,對於大概如何將送於董卓的兩條時政頒佈出來,劉儉心中早就有數了。

當初剛剛進入雒陽的董卓,雖然受到了朝臣公卿們的排擠,但是,他對關東士族依舊保持有一顆嚮往的心。

治理天下,需要關東士人,不論是古文經還是今文經的士子,都是這個巨大帝國運輸的主要樞紐,雖然他們有著森嚴的等級制度以及巨大的排外心,但是能夠促織帝國正常運轉的知識和經驗,主要還是存在於他們手中的。

而土地制度和察舉制,毫無疑問是他們利益的根本,董卓怎麼敢輕易去碰?

為了能夠收攬他們的心,董卓這些年確實花了不少的心思。也做了不少的付出。

但隨著董卓下派往地方任郡守刺史的那些人,跟著袁紹一起討伐他,使董卓成為天下最大的笑柄後,董卓終於醒悟,他永遠無法得到關東士族的接納,一片好心餵了狗。

現這個時期很關鍵,依照劉儉對董卓的瞭解,董卓一定會生出與關東士族玉石俱焚之心。

既然你們不想好,那大家就都別好了。

從時機和人性來看,自己那兩條政略,現在是實施的好時機。

但改善稅收制度和改善人才納取制度,對於天子與何太后來說,算是有利嗎?

答案是肯定的。

人才錄取方式和稅收制度,事關這個天下的根基,自古以來人權、財權、軍權就是處於帝國最高位置之人所爭奪的權力中心點。

先帝劉宏在世,尚能利用皇權與天下士族和地方的豪強斗的你來我往,並通過黨錮之策大加限制閥閱與士族,雖然黨錮之政最終造成了兩敗俱傷的局面,但至少這個天下的士人群體和滿朝公卿,沒有一個人敢小瞧皇帝。

可隨著先帝劉宏的死,以及何進、董卓、袁隗等人的幾番鬧騰,當今天子的權力已經處於東漢王朝成立以來的歷史最低點。

說句不中聽的話,對於現在的天子來說,與其就這麼沉淪下去,等待被人廢了,還不如奮起一搏,利用遷都的時機,來一次驚天反轉,或許還能不枉費當這個皇帝一回。

綜上分析,劉儉覺得,時機到了。

將自己的想法大概與呂強說了一遍後,呂強還是顯得很猶豫。

他不知道應不應該把這番話傳回給何太后與天子。

呂強還是比較瞭解天子的,或者說他更加了解那個胸大無腦的何太后。

長時間的被壓制,使他們這對母子對於權力的慾望空前強烈。

特別是劉儉這兩條政略給他們母子畫出的大餅,似乎不但可以使他們拿回權力,甚至可以讓他們日後的成績與對權力的掌控度超越先帝劉宏。

若是將這些想法原模原樣的帶回去,呂強估計,何太后與天子一定會按照劉儉所說的方式做,而且是那種欣喜若狂的去做。

說實話,呂強對這對母子的感情一般,遠不及他對先帝劉宏的付出與投入。

但是畢竟也服侍了他們母子一段時間了,感情還是有點。

而且,在呂強看來,現在的皇帝也是大漢朝的希望,是先帝遺留下來的志願繼承者,他至少要弄清楚劉儉主義的可行性與後果,才敢把事情帶回去跟天子與太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