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三百九十章 目中無人呂奉先

呂布卻似乎是跟沒聽著一樣。

他一臉傲然的道:“難道在牛方伯看來,相國的新政以及朝廷的緊急軍令相比於地方太守的那些瑣事,要遠遠不及了,是嗎?”

牛普聞言,頓時急了。

“我何時有此意了?”

呂布冷笑著道:“在布看來,你適才話中之意就是這個意思。”

“不曾!牛某從來無有此意。”

“牛方伯若是不承認,那呂某就將適才與伱所言上稟相國,請丞相定奪如何?”

牛輔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努力壓制住心頭的憤怒。

“好,既然奉先如此說了,我又能說些什麼?你既然要招五位郡守來此,那我即日便親自手書,派人送往五郡之地。”

呂布笑道:“善!”

……

次日,牛輔便寫了書信,分別派使者前往司州五郡之地。

聽說是呂布找各郡太守前往刺史部相見,五郡太守本來都不想搭理他的。

呂布算個屁啊。

但是,牛輔在信中特意點明瞭——呂布此次前來率兵推行科舉,乃是奉董卓之令。

你們最好都悠著點。

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五郡太守之中有三郡太守就不敢不來了。

這五郡太守,除了盧植與王匡之外,剩下的都是董卓的涼州舊部,對於董卓的為人還是非常瞭解的。

呂布既然是董卓派來推行科舉的,那他們就不能不給面子。

現在的呂布,很有可能被董卓授予了臨機專斷之權。

……

數日之後,雒陽太守盧植以及另外三郡太守分別抵達了司州刺史部,來聽從呂布的調遣。

至於河內太守王匡,本身就屬於董卓的對立面,他與朱儁屯兵在河內,對於朝廷的命令是聽調不聽宣。

董卓的軍令對他們來說都是扯淡。

他們能來才怪了。

所以這次來到刺史部的兩千石,只有包括盧植在內的四個人,但即使如此,這也是非常了不得的了事情。

呂布當著四個太守的面,仔細的詢問了關於司州方面新政的推進情況,以及雒陽的太學生鬧事的情況。

這四個太守之中,三個都是涼州人,在執政方面完全就是小白人,問他們這些事情他們就像是聽天書一樣,根本回答不出來。

也只有盧植文武雙全,既通軍事,又通文政,呂布也就能從他嘴裡聽到一些有用的事情。

對於這次太學生的鬧事,以及新政推行不下去的具體原因,也只有盧植心中知道是怎麼回事兒。

他慢條斯理的將雒陽城中諸事挨個給呂布講述了一遍。

同時,他也將自己最近針對太學生鬧事所做出的一些努力以及應對政策向呂布大概做了一些解釋。

聽完了盧植的話,呂布的臉色顯得有些難看。

只見呂布一伸手,重重的拍了一下桌案。

“一群腐儒而已,面對朝廷的新政,安敢如此抗拒?端的是活的不耐煩了!盧府君受陛下與相國重託,豈能讓這些腐儒成了氣候?為何不將為首鬧事的人抓起來?送往朝廷進行處置。”

盧植聽了呂布的話,暗暗搖頭。

這幷州莽夫當真是一個政治小白。

這事兒一看就是背後有人攛掇的,怎麼可能簡簡單單靠著抓幾個為首的就能處置得了?

盧植拱手道:“呂都尉常年行走于軍旅之中,對於政事並不是非常精通,太學生之事,表面上看似只是針對新政,但實則形成的內因極為複雜,絕非只是靠抓一兩個為首之人就能平定的。”

呂布冷笑道:“抓一兩個不能平定,那就抓三四個,三四個不能定,那就抓十個,二十個,一百個。”

盧植聽了這話,差點沒被氣笑了。

“呂都尉,你就是抓一千個人也不濟事,須知太學生可是有兩萬餘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