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四百章 大漢朝的人心變了

有些話他可以不經思考,張口就來。

“公仁才思之敏,實在是令人敬佩,我敬君一爵!”

“謝將軍。”

董昭隨即與劉儉共飲。

放下酒爵之後,就聽董昭說道:“不瞞將軍,其實昭早就想見見將軍了。”

劉儉又給自己的酒爵斟滿了酒。

他舉起酒爵:“能與公仁相識,實乃是劉儉之幸,你我共飲一爵。”

董昭與劉儉再度喝了一杯。然後就聽他感慨道:“董昭之所以想與將軍見上一面,只是在董昭看來,天下英雄雖多,但能夠還世間清平,拯救蒼生的只有將軍一人。”m..

劉儉搖頭道:“公仁對我誇讚太甚了。”

董昭道:“董昭並非是諂媚之徒,而是真心實意,今天下群雄並起,諸侯作亂,社稷有累卵之危,蒼生有倒懸之苦,觀天下諸牧守之所行,皆是為了一己之私,無人顧及朝廷,無人顧及百姓。”

“唯有左將軍自到河北之後,先立協會,再興屯田,採掘礦產,百業昌榮。”

“河北治下,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庶黔首,皆因左將軍而豐衣足食,生活安定,見左將軍才是能興大漢之主!”

董昭的最後一句話說的比較含蓄,同時多多少少也有試探的意思。

劉儉是聰明人,自然能夠聽明白董昭的話中之意。

董昭適才說的是能“興漢之主”,而非“興漢之人”。

其實這話就看你怎麼理解。

你要說他有不臣之心呢?那麼咱們仔細摳這話的字眼,你會發現他確實是有點兒不誠之心的。

但你要硬把這話賴在他的頭上,其他這話也可以做別的解讀。

我說的“主”乃是“地方之主”,又不是說一國之主,你憑什麼說我心思不良?

劉儉一邊喝酒,一邊心思急轉。

董昭這話,是不是在試探著自己?

但仔細想,完全沒有必要。

以他的身份,就算是試探出自己有野心,又能如何?

出了這個帳篷自己不承認,難道董昭還有本事抹黑自己不成?

說實話,他若真想抹黑自己,也根本不需要在這裡試驗自己,這年頭要抹黑一個人,還需要非要去試探他是否真有野心嗎?

歷史上的董昭就是個投機的人,例如張楊奉迎劉協的時候,董昭就藉機入了朝。

後來,他又藉著給曹操建言遷都許昌的事而成為了大魏重臣。

但是他要做這些事有個前提——那就是他覺得這個朝廷,也就是大漢朝目前的最高權利都沒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