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六百五十章 圍京

這些諸侯王前往長安,並沒有攜帶多少兵馬,因為他們只是來這裡只是為了商討朝廷今後走向,卻並不是來奪權的,帶太多的兵馬,則很容易引起旁人的懷疑,到時候便是渾身長嘴也說不清了。

因此,他們每人大概只攜帶了幾百名護衛,而這一路上,他們所行進的路線,大多也要經過劉儉所掌控的地盤。

而比較紛亂的中原地域,也有以張邈為首的八廚集團替他們開通道路,因此,這些劉氏宗親和諸侯王們前往長安的速度還是比較快的。

大概也就是在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前來長安的諸侯王中,大部分都已經抵達了雍州的境內。

而此時,已經是興平七年的年底,整個長安附近都已經是一片風霜了。

年底之前的寒冬之季算是徹底的到來了。

而在這段時間,劉儉雖然沒有進兵長安,但是針對雍州的民生情況一直都在做著處理。

昔日司州的李響雖然被劉儉打敗了,但是雍州這邊也有不少的叛軍,他們大部分都也是普通的黔首黎庶,因為小錢之政而導致了糧價上升,吃不起飯。

因此,雍州的情況並不比司州要好,雖然這裡沒有李響那樣巨大的惡賊,但是中股和小股的流民匪寇則到處都是。

這也使得雍州諸郡的郡守和地方縣長們頗為頭疼和恐懼,甚至已經有很多縣長被叛軍給殺死了。

李傕和郭汜在沒有被劉儉處置之前,一直在負責評定雍州的匪患,但是他們的平叛行為只是治標不治本,哪裡有匪患,他們就去哪裡殺人,根本解決不了的問題的關鍵。

所以劉儉把李傕和郭汜除掉之後,發現雍州的匪亂並沒有多少減緩。

劉儉來至後世,深深的明白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對待民間之亂,單一的使用軍事手段是絕對不行的,他的八萬大軍倒是可以將各個匪患全部擊破,但是擊破了一部叛逆,普通百姓們的生活若是得不到保障,他們還依舊會奮起反抗,繼續組成新的軍隊來反抗朝廷的。

所以,當務之急,是解決百姓們的生存,讓他們能夠過冬。

對待雍州叛軍的方式,應該仿照對待司州叛軍的方式,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首先還是要穩定糧價,廢除小錢兒之政,另外,還要有足夠的糧食。

不過和司州方面不同的是,劉儉現在已經奪下了司州,佔據了雒陽,司州方面的政策全部由他己出,但是現在的雍州終歸還是有朝廷,劉儉卻沒有最高的執政之權。

所以,廢除小錢,他暫時沒有辦法直接在雍州下達,畢竟雍州這地方都是屬於長安直管,長安那面兒沒下達詔書,也沒有下令開倉濟民,劉儉若是擅自行事,就多少有僭越的嫌疑了。

不過令劉儉感到安慰的是,如今很多的雍州望族以及豪強都開始紛紛從王允、楊彪那邊反叛過來了。

他們暗中寫下書信,派人來見劉儉,表示想要投靠到大將軍的麾下。

這也是能夠理解的,現在的劉儉軍事實力震天,自打進入司州之後,就連續打敗了擁有百萬叛軍的李響,還打敗了擁有八萬荊州精銳的袁紹,可以說是風頭無兩,甚至連西涼軍的猛將李傕和郭汜都被他斬首示眾了。

而楊彪以及王允等人則是在李傕的供詞之下身敗名裂。

現在,皇帝在他面前也根本連個屁都算不上。

這些豪門望族弱,若還要跟著王允、楊彪等人一條道走到黑,他們的家族只怕也就徹底完了。

但是這些人想要投靠到劉儉麾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畢竟這些高門望族昔日都是王允和楊彪的附庸,他們變著法的擁戴王允,楊彪與新政作對,與劉儉作對,現在他們想要反悔來劉儉這邊效力討生活,劉儉又豈能輕易原諒他們?

原先做出了什麼錯事,現在就要拿出等價的東西來抵償,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負責的。

任何人做錯事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現在這些雍州本地,包括先前在司州本地與劉儉作對的望族,他們想要重新融入劉儉今後所建立的太平盛世,那就需要拿出糧食,拿出他們的財富以及他們的誠意,來平復安定現在雍州和司州的流民,使百姓的生活能夠重回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