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六百六十二章 董卓的知己,只有一人

“特別是那百餘位諸侯王與劉氏名士,皆一致認同廢除天子,擁立新君之事,如何能說是擅行廢立?難道全天下的劉氏宗親,都屬叛逆?難道這些人代表不了民心,代表不了劉氏江山嗎?”

董卓的口才相比於法正,自然是比不了的。

不過他不甘心就這麼被法正駁倒,強硬著說道:

“爾等將天子廢成弘農王,可知曉,他乃是先帝所立的皇帝!其登基是乃遵守了祖宗遺訓的,你們擅行廢立,豈非忤逆了先帝之意?”

法正道:“董公,既然提到了先帝,那法某還真就想跟董公就此事好好的說一下,先帝當年登基,也不過是小宗入大宗而已,並非是光武皇帝的嫡出子孫。”

“若是董公覺得今日之弘農王被廢新天子登基有違祖制,那當年先帝登基之時,也是有眾臣公議的,難道先帝登基也是不符合祖制嗎?”

這話一出來,董卓頓時氣急。

“你!”

法正不緊不慢的繼續說道:“當今陛下雖非先帝嫡長,卻也是先帝之子,長安諸賢為了撫慰先帝的在天之靈,故而並未從其他的劉氏宗親中做任何選擇,依舊是以先帝一脈的子嗣繼承皇位,這難道不是對先帝的最大的尊重嗎?”

“況且,弘農王在位之時,一手廢除了新政,還濫發小錢之政,使得關中與司州、中原諸地戰亂頻頻,百姓無法生存,其禍亂不亞於當年的黃巾之事。”

“這樣的帝王,我們還擁立他做什麼?難道真的要坐視他將大漢江山毀於一旦嗎?”

“董公身為朝廷重臣,更是當年先帝一手提拔,後又促成新政,自然明白這當中的風險有多大,望董公能夠以大局為重!”

說罷,法正遙遙一拜。

董卓讓法正一番言辭說的直迷糊,他心中暗道:這法正真不是一般人啊,別看他年輕,說起話來頭頭是道,愣是把自己噎的死死的,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半晌,方見董卓緩緩的開口說道:

“爾等在長安城中,鼎定乾坤。以雷霆之勢定下大局,如今又來以言辭說我,老夫事到如今,還能有什麼可說的?”

“你們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法正說道:“董公此言差矣,公手中掌握著大軍,如今陳兵於涼州,對於朝廷來說,乃是鎮守於外的大將!朝廷有此大事,豈能不得董公支持?”

董卓冷笑著說道:“說到底,還是忌憚老夫手中的涼州大軍,哼哼,怎麼?難道劉儉還想讓老夫主動將兵權交出去不成?”

法正搖了搖頭:“末吏領丞相之命,來此之前,就曾得到丞相的告誡,說董公領兵一生,為大漢朝建立了赫赫功業,如今已是年過六旬!若是在這個時候奪去了董公的兵權,無異於要了董公的性命,使我大漢朝失去一員大將,此非大漢之福,更非丞相之願。”

董卓眯起了眼睛,說道:“若是不想卸老夫的兵權,那老夫倒是想問問,劉德然為何要斷了老夫的軍糧?”

法正道:“董公,您這就有些誤會丞相了!”

“丞相何時斷過您的軍糧?您的軍隊如今每天不都有用度嗎?”

董卓惱羞成怒。

“劉德然從長安供應給老夫的軍糧,只夠我涼州軍隊短時用度,老夫的軍隊在此處是為了打仗的!隨時都可能向西進遠征,一旦過於縱深,豈能沒有存糧?這種供應之法,如何打仗?!”

“讓老夫怎麼打贏勝仗?”

法正嘆息著說道:“董公啊,您這話說的就不對了,朝廷中出了這麼大的事兒,乃是整頓內政之時,根本就不是對外用兵打仗的時機,當下之即,是先整頓內務,使朝中的局勢穩定,然後再尋機西進,完成先前沒有完成的事情,這才是朝廷眼下最應該做的事。”

“董公若是要強行進兵,只會徒增整個大漢朝的壓力。”

“咳、咳、咳!”董卓聽了這話,立刻低頭使勁的咳嗽了幾聲。

“劉德然這豎子,這是欲讓你來此氣死老夫的嗎?”

法正言道:“董公此言差矣,我乃是奉朝廷之命來此,所有之事皆是為了公幹,並無任何私怨。”

“況且,今日我來與董公相見,主要也並不是為了說兵權之事,而是想與董公商議,大漢朝今後到底應該如何發展。”

董卓說道:“劉德然如今已經執掌了整個天下,大漢朝怎麼發展,他還需要過問老夫嗎?直接自己去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