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零一章 論袁

這隻能說明他有兩種想法,要麼一種就是他對弘農王的感情深厚,立志要以死報答弘農王。

而另一種可能就是將他培養出來的呂強對他有再造之恩,而呂強死在劉辯的手裡,那麼這個李之跟隨在弘農王的身邊直到如今,其目地就可想而知了。

李之逃到了徐晃的身邊,將弘農王已經死去的消息告知了徐晃。

至於弘農王是怎麼死的,他也沒有細說,徐晃也懶得多問,徐晃只是火速派人護送的這個李之返回了弘農,讓他去見李儒。

而李儒隨後也以最快的速度帶他返回了長安,去見賈詡。

而賈詡也用最快的速度將這個事件稟報給了劉儉。

劉儉聽聞弘農王和何氏已經死了,當即面上就露出了不悅之情。

“吾讓汝校士府好生看管弘農王,卻不曾讓你們插手弘農王與袁紹方面的事情,你們如何反倒利用弘農王去與徐晃共同攻打黃祖的軍隊?如今雖巧勝了敵方一陣,可反倒是將弘農王的性命給搭進去了,如此害我大漢朝白白折損了一名諸侯王,如此擅自行事,你們還將我這個丞相放在眼裡嗎?”

賈詡聽著劉儉批評他的話,卻是一點兒也不害怕,不過他臉上還是露出了懊悔之情。

“丞相說的是,我等立功心切,也是為了想要替朝廷分憂,情急之下出此下策,沒有想到好心辦了壞事,還請丞相恕罪。”

“唉,罷了罷了!”

“事到如今,我如此苛責你們又有什麼用呢?”

“只是弘農王此番已死,我等如此被動又該如何處置?”

應該如何處置?賈詡相信劉儉一定早就計劃好了。

但是他依舊說道:

“回丞相,依照老朽看來,當務之急,一定要派我們的人將此事廣佈天下,同時用大公報將此事在各郡縣宣揚,無論如何都要將弘農王之死與袁紹一方的妄自行事聯繫起來。”

“況且,此番若不是袁紹派兵暗中劫持弘農王,豈會導致弘農郡發生的一場大戰?弘農王又豈會無辜喪命於戰場之中?”

“老朽現在懷疑袁紹此番派兵去弘農郡,就是為了故意截殺弘農王,然後藉此事來打擊我朝廷的士氣。”

劉儉聽到這兒,點了點頭,說道:“文和此言有理,既如此,那我就更不能讓袁紹得逞了。”

“大公報那面,當迅速的公佈袁紹此番皆持弘農王的惡事,另外還要你校事府在各地傳播此事,朝廷方面也將出詔書討伐袁紹!”

“總之,這一次朝廷要發動所有的輿論攻勢,向天下人公佈袁紹的罪行。”

賈詡道:“丞相,依照老夫看來,袁紹現在應該也是個丞相一般的想法。”

劉儉聽到這,哈哈大笑,說道:“我豈能不知袁本初的想法,他不過也是想借用輿論攻勢,將弘農王的死栽到我的頭上,劉某豈能讓他如願?”

“往昔之日,天下輿論渠道皆掌握在閥閱手中,但是如今經過我十多年的佈局,這天下的輿論之道到底在誰的手裡?尚還不知。”

“我要讓袁紹藉著這件事知道,天下的輿論,大勢早就不在他們的手中了。”

“從今往後,大漢朝的輿論喉舌,只在朝廷手中!”

……

……

果然,南北兩方各地的戰場尚未分出勝負,針對弘農王之死,他們又展開了一場輿論大戰。

這場大戰,雙方都使出了無窮的招數彼此鬥法,弘農王到底是死在誰的手裡並不重要,他們兩方的人也不想知道真相,真相對於他們而言沒有意義。

他們現在所主要做的事就是利用手中的各種渠道,將弘農王之死栽到對方的頭上。

袁紹所使用的還是傳統的閥閱模式,以各大家族的宣傳渠道為主要的力量,向著民間滲透劉儉的惡性,說他在弘農之戰中,派人暗中將弘農王暗殺了,了卻自己的心腹大患,其罔顧先帝的託孤之重,殺害先帝的子嗣,簡直罪大惡極。

特別是何氏的很多舊故家族之人目前還居住在南陽,這些人在袁紹的統治之下,也被袁紹搬了出來,配合袁紹來汙衊朝廷,汙衊劉儉。

袁紹本以為他的宣傳力度以及汙衊方式應該是非常有效的,畢竟天下閥閱這麼多年來,想要用這樣的手段毀掉一個人,實在是再簡單不過!